北宋社会控制途径研究——以庆历八年河北水灾为例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thy0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以庆历八年黄河在商胡决口为线索,论述北宋采取相应的赈济救助措施以及顺利完成救灾工作的因素;从灾害角度分析北宋社会控制的途径及其效果,分析北宋社会在灾荒年间能够平稳运行的主要因素。 引言部分介绍目前关于宋朝救济问题和社会控制的研究现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总结,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目标,并对相关的概念加以界定和说明。 正文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主要阐释庆历八年河决商胡。包括:(一)庆历八年前黄河水患概述;(二)河决商胡带来的影响。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如何赈济和救助灾民。包括:(一)运用多种措施赈济灾民;(二)对流民进行妥善的安置与遣返;(三)顺利完成救灾任务的因素。 第三部分探讨从灾害角度分析北宋社会控制的途径与效果。包括:(一)北宋常设救灾机构概述;(二)社仓积谷,预防灾荒;(三)心忧天下的官员自觉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因;(四)社会控制的效果及评价。 结论部分通过北宋对庆历八年黄河水灾问题的处理,揭示出对社会控制的途径。自然气候的变化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导致宋初水灾频频爆发。在中央朝廷和地方官员的共同努力下,使庆历八年的水灾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最大限度地化解了灾荒年间潜在的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保证了社会主体能够平稳运行,实现了社会控制的目的。
其他文献
史前城址的规划现象较于普通聚落更加容易辨识。从陶寺和良渚城址的例子看,大型建筑和出土大量精美器物的墓葬,让“权力空间”变得清晰可辨。建筑和具有特殊功能的器物共同表达
在中西学者关于“德意志封建主义”的讨论中,“德意志封建主义的特点”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总体而言,德意志封建主义的特点在于它的“两重性”。这种“两重性”与目前国内
《爨桐集》是泰州学派重要人物之一何心隐流传下来的唯一著作,最初在江西和湖北两地以不同版本单独流传,直至近代才由容肇祖先生整理校订,合二为一。《爨桐集》内容比较复杂,可分
自耕农,作为小农的主体,近代以来其数量及其所占土地比例的变迁,亦成为社会与经济兴衰进退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区域河北省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大量实录、方志、
新中国成立初,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新中国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私营企业内的劳资关系,不仅是社会的基本关系之一,而且是发挥劳资生产积极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