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学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弘扬中国文化,传承华夏文明的主体,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对外推广意义重大。汉英词典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重要工具,因此提高汉英词典对儒学词的释义编撰质量对中国文化“走出去”至关重要。主流汉英词典基于内省式的释义模式无法实现儒学词的全息表征,这不仅削弱了儒学词的释义表征效果,更阻碍了跨语言文化的理解与交流。本文将以55个儒学词为研究对象,通过语料库检索和数据分析,系统调查其在5部汉英词典中的释义情况。此外,基于儒学词的释义现状并通过抽样调查分析,本文整合了常态与拓展理论和基于范畴图式-示例关系的释义理论,构建了一个自下而上的汉英词典新型范畴化释义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部分汉英词典的释义模式仍然以内省式的方法为主,相互依存现象明显;(2)部分汉英词典对儒学词的释义表征形式亟待提高,尤其是义项粒度过细、义项层级性不强、图式范畴特征不明显、例证配置不系统以及文化信息缺失等问题;(3)主流词典在释义中对语料库的参考和应用非常有限。因此,新型范畴化释义模型基于语料库驱动模式,从汉语语料库中提取源语信息,立足于源语信息寻找具体义,并基于新型范畴化释义模型概括出低层次图式中的核心概念义项、外围概括义项、边缘概括义项,最后根据义项之间的图式范畴关系和义项频率进行义项排列,根据平行语料库寻求准确的义项翻译,提供例证并补充文化信息。新的释义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儒学词在汉英词典中的释义现状,提高其释义的表征效果,从而深化词典学研究,提高词典编撰质量,促进汉语的国际推广,推动各国间的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