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生态化建设研究

来源 :天津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之后,我国相继规划建设和改造了若干作为第三代工业园区的生态工业园。生态工业园是包含若干工业企业、农业和居民区等子系统的一个区域系统。它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工业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和食物链网,从而形成一个相互依存、协调共生的工业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的负面影响,最终达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论文介绍了生态工业园规划的基础理论,包括产业生态理论、产业经济理论和生态工业园理论;叙述了工业园生态化建设重点—工业系统生态重组,包括工业系统生态重组的意义和工业系统生态重组的方法;评价了工业园生态化建设绩效—生态工业园综合效益评价,根据生态工业园区的构成及运行特点,提出了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构成。运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建立了生态工业园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模糊矩阵复合运算获得评价因子对评价等级的隶属程度,采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取其综合效益等级作为评价结果。 论文最后以泰达生态工业园为例,比较详细地叙述泰达了生态工业园重组方法。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生态工业园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否具有操作性,对泰达生态工业园进行了具体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泰达生态工业园区的综合效益等级为“良好”,这充分说明该生态园区的规划注重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初步建立了生态工业链的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其他文献
在许多领域中,观测数据都与空间位置和时间点有关,这类数据被称为时空数据。关于时空数据的统计分析已经应用于经济学,大气科学等领域,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本文基于非参数统
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合作快速发展,欧元的诞生和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对区域经济理论的正确性做出了验证。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危机频繁发生的情况下,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逐渐显
2006年底,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在我国享受国民待遇,与内资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了全方位的竞争,这是一场不见硝烟却异常残酷的战争,对我国内资银行造成的冲击和影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区域经济现象,其产生不仅归因于当地生产要素的状况,还受到区域文化的影响。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方式、学习模式、信息和知识的流动等,从深层次上影响着区域的经济活动。很多学者表明,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生产组织模式具有文化根植性,某些特定的文化要素是产生集群和维持集群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首先建立了理论基础,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和说明:介绍了产业集群的定义以及与相近概念的区别;描述产业集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