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之后,我国相继规划建设和改造了若干作为第三代工业园区的生态工业园。生态工业园是包含若干工业企业、农业和居民区等子系统的一个区域系统。它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工业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和食物链网,从而形成一个相互依存、协调共生的工业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的负面影响,最终达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论文介绍了生态工业园规划的基础理论,包括产业生态理论、产业经济理论和生态工业园理论;叙述了工业园生态化建设重点—工业系统生态重组,包括工业系统生态重组的意义和工业系统生态重组的方法;评价了工业园生态化建设绩效—生态工业园综合效益评价,根据生态工业园区的构成及运行特点,提出了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构成。运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建立了生态工业园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模糊矩阵复合运算获得评价因子对评价等级的隶属程度,采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取其综合效益等级作为评价结果。
论文最后以泰达生态工业园为例,比较详细地叙述泰达了生态工业园重组方法。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生态工业园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否具有操作性,对泰达生态工业园进行了具体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泰达生态工业园区的综合效益等级为“良好”,这充分说明该生态园区的规划注重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初步建立了生态工业链的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