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经济走廊互联互通经济效应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uangyun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东盟互联互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大湄公河次区域、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研究中缅经济走廊互联互通经济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这不仅是对国际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综合运用,也是对中缅经济合作在中国—东盟互联互通中的正确定位,也是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整体建设的关键内容,而缅甸亦是中国避开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的重要通道。本文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以及实证研究法来研究中缅经济走廊互联互通的经济效应。首先,从互联互通三大内容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和缅甸在基础设施、机制对接和人文交流方面的合作现状,认为中缅贸易规模逐年扩大,中国对缅甸的投资额有大幅度的提高,双方的人文交流较多,集聚效应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缅甸国内公路、铁路修建进程缓慢,通讯设备使用率不高等问题,影响了中缅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进程,而且中国和缅甸的贸易规模和投资规模在中国—东盟贸易和投资规模中所占比重较小。其次,运用了实证研究法来分析中缅基础设施情况对中缅贸易、投资和人员流动的影响,认为中缅两国基础设施的改善和降税并没有对中缅贸易产生创造效应,但扩大了中国对缅甸的投资规模,而电信情况的改善也促进了中缅旅游业的发展。因此,认为中国和缅甸在基础设施、机制对接和人文交流方面的发展对中缅合作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应,而实证结果也表明了中缅基础设施建设对中缅合作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还并不十分明显,尤其是铁路的修建还并未对双方在贸易、投资和旅游人员流动方面产生显著作用。最后,本文再从政府、企业和协会三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要积极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企业的积极作用和协会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股票作为资本证券化的工具,是一种虚拟资本的代表。它本身不具有价值,之所以具有价格,是因为它能够在资本市场上进行流通并给持有者带来收益,所以具有价值形态。它是一种特殊的商
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的份额。制造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会影响到制造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速度,同时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公共财政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向社会提供公共品,无论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会通过国有资本管理去执行这一重要职能。大规模的国有资本不仅是长期以来国家财政投
2007年中国的煤炭出口再创新低,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所开采的煤炭仅供国内使用,而原油的外贸依存度也上升至50%。与此同时,国际市场能源价格也一再突破新高,纽约原油期货
为促进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支持金融体系的改革和稳定,我国银行业一直在探索改革的方向,希望改善治理结构,提升总体市场竞争力。中国近年经济的腾飞吸引了外资银行的进入,而战略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