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80年代开始,数据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随着数据库容量的膨胀,特别是数据仓库以及Web等新型数据源的日益普及,人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数据丰富,但信息贫乏”,即面对浩瀚的数据海洋,却不知该如何有效的地利用这些数据。面对这一问题的挑战,数据挖掘技术应运而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从海量的历史数据中挖掘出其背后蕴含的价值信息对揭发事物发展变化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科学决策和正确认识事物提供了依据。这些历史数据普遍具有时间性,因此,时间序列数据挖掘研究作为数据挖掘技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地重视,成为具有重要理论和实用价值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本文针对时间序列数据的时态关联规则挖掘中时间序列数据表示,频繁序列挖掘,时态关联规则表示和时间序列预测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在频繁序列挖掘和时态关联规则表示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内容如下:在时序数据中,首先面对的时间区间、时态关系、和时间序列数据表示方法等问题,本文给出了时间序列数据的定义;针对股票交易数据应用,给出了一种相对斜率符号化方法。对已有互关联后继树模型进行了分析,发现此模型能够快速创建并保存挖掘序列的线索,从这个模型中任意分支按线索访问得到的序列是挖掘序列的子序列,根据这性质给出了查询控制机制,尽管如此,一些不需要访问的分支依然被访问到了;针对这一冗余问题,提出了互关联统计线索树模型,互关联统计线索树保存了时间序列的有序性,归并了同类序列,对同类序列创建了线索,避免了查询不必要分支,具有准确定位的特点。本文结合互关联后继树与互关联统计线索树各自优点,提出互关联后继树与互关联统计线索树挖掘频繁序列算法,使挖掘频繁序列的时间复杂度降至为O(可能频繁项的分支数)。对已有的时间序列挖掘思想进行研究,发现对间隔连续序列的研究工作几乎没有开展,本文提出了间隔频繁序列的定义及性质,给出关联加权有向图挖掘间隔频繁序列方法,利用有向图路的有向性保证时间序列有序性,利用加权找出构成可能间隔频繁序列的紧密非频繁序列;使用互关联后继树与统计线索树结合算法对连续非频繁项进行查询、验证、统计,从而得到间隔频繁序列。对时态关联规则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对支持度概念,用相对支持度对挖掘出来的连续频繁序列和间隔频繁序列进行表示,获取该时间序列的时态关联规则;利用时态关联规则对时间序列进行预测;通过实验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验证了该算法是有效性、可行性。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条形码和信用卡的普及和使用,进一步加速了商业、金融、保险等领域的信息化进程。人们已经用计算机取代了绝大部分手工操作,使信息数据库系统的信息源不断扩大。同时,海量存储设备不断涌现。面对这些海量和繁杂的信息,如何才能从中提取有价值的知识,是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数据库的知识发现(KDD)及相应的数据挖掘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了。数据挖掘是从大量、含有噪声的信息或数据中,挖掘出不为人知的规律或知识,从而更好的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目前,已经被用到各个领域。根据挖掘研究的数据不同,又有不同的分支;其中,有一类数据具有时间特性在里面,称之为时间序列数据,这类数据在日常生活、工作、生产和科技等各个领域涉足。对这类数据的挖掘是十分必要而且有意义的,对它的挖掘,称之为时间序列数据挖掘。时间序列数据挖掘是数据挖掘的一个分支,当然数据挖掘的经典方法对时间序列数据的挖掘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时间特性,不能将其方法全盘照搬到时间序列挖掘中。本文介绍了数据挖掘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数据挖掘的背景、历史,数据挖掘过程;论述了目前比较流行的挖掘算法,比如传统统计方法、可视化技术、决策树、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粗糙集方法、贝叶斯分类方法、模糊集方法、k-最临近分类法对这些算法做了简要的分析,指明各种算法论述的文章,以便读者需深入时查阅。时间数据序列挖掘是数据挖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时间序列数据挖掘的目的、任务和方法,介绍时间序列数据变换方法、数据相似搜索、聚类/分类分析、数据可视化、时间序列分割与模式发现、时间序列预测等方法,总结了将来的发展方向。最后,对新动态进行了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