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社会特殊群体,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已逐步成为第二、三产业主力军的组成部分,任何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能取得如今的成就,都离不开农民工的辛勤劳动,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产品浸透着他们的汗水,他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政策的意见》,(一号文件)中高度评价农民工的作用,称农民工是城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创造了财富”。这是中央第一次对农民工性质和作用的充分肯定。 改革开放30年,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民工的问题将长期存在,解决好农民工的问题,是关系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的迫切课题。2006年1月1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解决农民工问题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摆在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七大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农民工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农民工体育活动的研究为主题。选取东莞市长安镇、樟木头镇、黄江镇,中山市南投镇、沙溪镇、小榄镇,深圳市松岗镇的企业外来务工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文献分析、实地调查等方法,对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农民工进行调查,了解农民工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从不同维度分析、研究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特征和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 农民工参与体育的方式带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农民工选择体育活动的内容,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注重群体性,有很强的地缘关系,但整体来说参与体育活动的数量和质量不高。体育消费处于较低的层次。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受到经济条件时间、收入、场地、体育设施等多因素的制约。农民工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住房等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虽然部分企业已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总体来说,企业对农民工身心健康程度重视不足。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的体育活动列入政府和社团的计划,积极宣传“终身体育”的理念,增加农民工的体育意识,引导他们参与体育锻炼,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从感情上融入当地社会,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