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态概念源于亚里士多德时期,是许多逻辑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长期一直感兴趣的研究问题之一。情态表示说话人的一种主观判断,是表达说话者观点和态度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对情态的研究成为语言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同的语言学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但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致公认的情态理论。但其中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情态理论的阐述较为详尽。他认为情态是体现人际意义的语言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表现语言人际功能的手段之一。近些年随着语料库的出现,人们更多关注借助语料库研究情态手段,将情态手段与不同的语域结合,大大推动了情态研究的发展。Biber et al.(2000)依据朗文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语料库调查分析了情态动词在英国小说,美国小说,学术语篇,英国英语会话,美国英语会话,新闻语篇中6个语域中的使用情况。在国内,李战子,杨信彰等人将情态与学术,法律等语篇结合,并进行了细致分析。但目前,对于情态的研究能够结合语篇,利用语料库,从对情态动词的研究过渡到情态系统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框架,以纽约时报中的新闻英语语篇为语料,试图对情态系统下的分类,情态值,定向和极性进行细致研究,探究情态系统在新闻英语语篇中的人际功能。旨在揭示由情态表达的人际功能的特点,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借助于语料库和计算机软件,并试图从不同方面寻求相关解释,加深我们对新闻英语语篇的理解。通过研究,作者发现在新闻英语语篇中,情态表达多于意态;在三级值中,中级值占主导地位;定向性主要通过客观的,隐性的表达来实现;在极性中,肯定表达多于否定表达。这些研究对中国的教育者和学习者对于英语情态系统的理解,和对不同语篇中的情态人际功能的掌握都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