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小说论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徽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特别的女作家,作为一位著名作家,她是"京派"成员,却又不是专事文学,建筑学才是她的专业.她的小说创作,只有30年代短暂的几年.37年发表了最后一篇小说《绣绣》后,她的小说创作就放弃了,而专注于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倒是她的诗歌创作,从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时间更长,影响更大,为中国现代诗坛留下了并不算少的优秀作品.
其他文献
“文,华也”(皇侃语),“文,犹美也”(郑玄语)。这些阐释,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千姿百态的大自然,启发了中国人的美感,促使中国人创造了体现一定审美意识的伟大文明。一切文明的创造
诗经现实主义是田本相先生对曹禺剧作独特个性的综合概括.这一提法为曹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领域.该文就是尝试对这一提法进行重新界定.在作者看来,诗化现实主义是曹禺剧作的整
该文力图以二十世纪初"五四"为超点,通过以女性为主角的体现女性意识的女性情爱写作,去探索、思考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女性小说在女性意识方面的演变与发展,并以此对中国女性文
该文采用比较文学的跨文化文学研究方法,尝试把晚清社会转型时期的苏曼殊置于传统文化与近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冲撞与融汇的文化大背景下,考察诸种文化观念对苏曼殊的
该文首先从文体的、文本结构、文本接受、叙事视角四个方面归纳出8 种主要模式类型,紧扣文本,依次做出系统阐述分析,然后在"三言"叙事模式的形成基础上,结合说书环境和商业目
该文主要阐述了社会生活与文学创作之间的中介因素-社会心理对文学创作所产生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一、何为社会心理.二、社会心理对作家审美意识的影响.这里由一般性分析,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