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社会的新形势下,我国基层公安民警在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服务民生、促进和谐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层公安民警职业道德素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成为学界和警界必须认真研究、积极实践的重大问题。在理论方面,基层公安民警职业道德素质研究有助于科学界定基层公安民警职业道德素质的内涵、特征和对我国基层公安民警道德素质的现实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在实践方面,基层公安民警职业道德素质研究有助于加强基层公安民警的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为广大基层公安民警科学执法、为民执法提供强有力的道德保障。本文除引言、结语外,共分为三大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阐述了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分析了本课题的研究重点、研究难点与创新点。第一部分,首先,论文对基层民警职业道德素质进行了界定。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笔者认为,基层民警的特殊职业道德可以概括为:(1)忠诚可靠,服务民生。(2)团结协作,大局为重。(3)保守秘密,纪律严明。(4)执勤规范,礼貌可亲。(5)英勇善战,注重预防。(6)爱岗敬业,一专多能。(7)乐于奉献,敢于牺牲。(8)防腐拒贿,清廉公正。(9)谨慎精密,耐心细致。(10)扎根群众,善于沟通。其次,论文阐述了基层民警职业道德素质的基本特征:阶级性与民生性相结合、自律性与强制性相结合、自足性与表率性相结合。这些特征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表明了基层民警职业道德的自身特点。第二部分,论文首先阐述了当前我国基层公安民警职业道德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主要包括官僚主义,权力寻租;玩忽职守,疏于业务;漠视人权,执法粗暴等方面。其次,论文进一步探讨了上述问题的成因,在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商品拜物教和金钱崇拜等也必然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同时,信息化、城市化、老龄化加速发展,社会阶层的日益分化和贫富对立等都对基层民警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来说包括六个方面:基层民警职业道德规范缺失;基层民警职业道德教育机制有待完善;基层民警职业道德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基层民警民生问题突出,物质和精神状况亟待关注;传统陈腐思想的消极影响;基层民警自身素质的不足。第三部分,论文阐述了完善我国基层公安民警职业道德素质的基本对策,主要包括: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夯实职业道德根基;完善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法律法规保障;完善职业道德教育机制,注重健全人格和实效性;健全职业道德约束机制,加强正面宣传机制建设;解决基层民生问题,丰富物质文化生活。结语部分,在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论文提出:只有不断加强基层民警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全面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才能够使广大基层民警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更好地发挥保驾护航、维护稳定、促进和平、共享和谐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