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阳国志》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又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地方志,被誉为中国方志的“初祖”,具有开创体例之功,受到历代学者的高度评价。同时这本书也寄予了作者思想高远的修史目的、谦虚谨慎的修史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史学思想。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涌现了一大批研究《华阳国志》的学者及其著作。对《华阳国志》的研究著作几乎涉及到《华阳国志》的各个方面。要想摆脱窠臼,笔者只能另辟蹊径,所以在内容上更侧重于《华阳国志》的文献学史学价值综合研究。本文包括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概括的介绍了常璩的生平著作及《华阳国志》的名称、概要和成书时间,常璩的出身教育,生平经历,拥护统一的政治理想,以及愤作《华阳国志》的原因。这部分因为学者研究较多,论述比较简略。第二部分则从文献学的角度入手,从版本学和编纂学两个方面概述了常璩《华阳国志》各历史时代版本发展的历程。叙写了在编纂学中,尤其是在新的方志体例创新起到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开创了地理志、编年史、人物传三结合的新纪年方面,用相当多的篇幅叙述,取例丰富,论述全面。第三部分则进一步剖析了《华阳国志》史学价值。由于学者们对《华阳国志》史学方面研究较多较为详细,本文另辟蹊径,前人论述较多的史学思想略写,而对于其民族史、社会经济史、和民俗风情方面论述的较为详细,民族史概述了从上古时期至东晋时期西南地区民族的特征记载、发展和政府治理的过程、经验措施;社会经济史方面介绍了《华阳国志》对西南地区农业、手工业、矿业等内容的记载,尤其是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发展史。民俗风情方面则从女性文化特征、“巴有将,蜀有相”的地域文化及其原因,以及鬼巫文化的表现和道教的发展阐述。其中较多的引用原书的记载,翔实记录了《华阳国志》的史料和史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