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块是一种特殊的多词现象,以一种介于语法和词汇之间的固定、半固定形式储存于记忆中。词块教学法由刘易斯在1993年第一次提出,随后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将词块运用到语言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听说读写教学。这种教学法为英语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尤其对英语写作教学影响较大。文献显示,无数专家学者致力于对词块教学法进行理论描述及实证性研究,然而研究大多集中于高中生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词块教学法在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的影响研究很少。因此,本研究采用实验、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法,探究词块教学法对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写作的影响。主要研究问题是:(1)词块教学法对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写作成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影响?(2)何种层次的学生(高、低英语写作水平组)受词块教学法的影响更为显著?为什么?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包括为期一学期的实验研究和一份自行设计的问卷,问卷的总体信度为.974。实验于2013年9月12日开始,2014年1月9日结束。受试者是扬州大学2012届英语专业两个班的60名学生。实验前对两个班学生进行了前测,发现两个班的英语写作水平相当。其中1班为控制班,2班为实验班。两个班由同一位写作老师任教。控制班采用传统的成果教学法,实验班采用词块教学法。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在学期末进行了后测。学生前测和后测的成绩以及前测和后测中词块使用数量分别用SPSS18.0软件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束前,两个班的学生填写了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由18个问题组成,涉及学生的学习动机、自主学习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内容。笔者对问卷调查进行了整理并用SPSS18.0软件进行了分析。定性研究采取访谈的形式。访谈对象为来自实验班的14名学生,一半高分组,一半低分组。访谈用中文进行,且笔者对整个访谈过程进行了录音并整理成文字,随后笔者对其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与传统的成果教学法相比,词块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尤其是在结构和语言方面。词块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策略。实验班中的多数学生认为词块教学法给自己带来了益处。一方面,该教学法要求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词块并运用到写作中去。因此,词块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写作焦虑、增强写作信心。另一方面,词块教学法要求学生能从阅读中提取词块以及根据教师的反馈修改作文。这一系列的活动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记忆大量词块很难,需要学生学会使用学习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同时,还需要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练习写作并尽可能多的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写作。第二,词块教学法的显著性差异主要体现在高水平学生身上。一方面,词块教学法要求学生花更多的精力正确记忆词块并在写作中运用这些词块。高水平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好,花在英语学习和写作上的时间也较多,在写作课堂上的表现更为积极,所以进步更显著。而低水平的学生词块储量少,且容易混淆很多相似的词块,导致写作时很多词块无法正确使用或者使用不当,因此影响他们的写作热情。另一方面,词块教学法要求学生在写作时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我监控能力。显然,高水平学生更具备这些能力,因而他们在写作中也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自我监控,尤其表现在作文初稿完成后,大多数高水平学生会一遍一遍地进行修改直至满意为止。而低水平的学生依赖心理很强,通常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他们很少有耐心去反复修改自己的作文,因此进步幅度不大。本研究对英语教与学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首先,教师应该采取一定措施让学生意识到词块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在词块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关注低水平学生,鼓励他们运用学习策略记忆词块,对他们的写作给予更多的指导。其次,学生在词块学习上要合理安排精力和时间,尽可能地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