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20年代第一部动画片诞生算起,我国动画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成为电影艺术中的重要分支,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60年代前后,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成为少年儿童乃至成年人的最爱,并由此产生了一条巨大动漫产业链。尤其是在2000年后,学院派的动画片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体现了当代大学酷爱动画的狂潮,这个时期的动画以短片为主。其实不论是商业动画片,还是学院派的动画片,都是经过团队之间的合作和各个工序探讨研究的制作结晶。在整个过程中,前期创作探讨和研究是决定动画片成败的主要因素。
动画的创作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动画的前期创作、动画的中期创作、动画的后期创作。动画片的总体制作流程:首先需要编剧创作一个成熟的文字剧本,导演在拿到文字剧本后经过和主创人员的反复斟酌、推敲、和改进,形成一个故事内容与美术风格高度统一的动画剧本,然后导演画出成熟的人物设定,即人物的转面设定、人物的表情设定、人物的口型设定、人物的透视图、场景的设定、分镜头画面台本的设定等等,以上内容均为动画片的前期创作的内容。中期的创作主要是按照导演前期创作的内容,通过传统的手绘(二维动画)或者三维软件(三维动画)遵循动画运动规律的有关内容把静止的画面变成“画出来的运动”或者“制作出来的运动”,赋予了动画生命。而后期的制作主要是通过电脑的技术来实现。二维动画后期制作流程是:扫描,上色,合成,配音,输出;三维动画后期制作流程是:合成,渲染,音效,最终输出。
前期是一部动画片的起步阶段,前期的准备充分尤为蘑要,它包括了剧本的故事、剧本的结构、美术设计的风格、场景的设置、人物造型设计、音乐风格和绘制分镜头等几个步骤。制作一部好的动画片首先得有一部构思完整、结构出色的文学剧本,接着需要有详尽的文字分镜头剧本和完整的音乐主题歌,以及根据文学基本和导演的要求确立整体动画片的美术风格,设计出所需要的场景画面和人物造型设计,等都确立以后再由导演将文字分镜头剧本形象化,绘制画面分镜头。前期就是人的大脑,没有前期就没有动画片的开始,一切一切的后期流程均是按照导演前期创作来完成的。由此可见,动画前期创作的有关内容在整个动画的创作过程中起到了指明灯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下面我们就前期中的剧本创作、美术风格和绘制分镜头等几个步骤来详细阐述前期行动在动画制作中的重要性。
剧本是动画创作的基础,它以文学形式叙述故事的整体,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剧本因此被称为“一剧之本”。它是动画创作中最关键、最基础的工作,是整个幻想空间的架构蓝图。作为这份蓝图的设计者,动画剧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建造动画世界的关键能力。动画剧本的写作还强调动作特性,要注意尽可能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演完成角色的塑造。动画剧本还必需注意发挥动画自身特性--假定性和由此派生的象征性,夸张性和趣味性。这些动画剧本的共同特征,在短片剧本写作中都是应该遵循的。剧本的产生来自作者的生活感受,有时也从其他文艺作品中吸收营养,并直接以这些素材进行再创作。
美术设计是动画创作中极为重要并决定成败的环节,优秀的动画作品无不以成功的美术设计为先决条件。美术设计涵盖了动画作品一切的外部设计,其中包括影片的整体,美术风格设计,角色造型设计,和场景设计。整体美术风格是一部动画作品的视觉灵魂。因此,动画短片创作的前期,需进行美术风格的探索,以期寻找到一个适合于影片内容表达的最佳方案
分镜头台本,一般是由导演亲自创作,他是导演对影片构思的画面体现。分镜头台本可在文字分镜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也可在没有文字分镜的情况下,直接创作出分镜头台本。一般而言,导演在阅读文字剧本的同时就会分析、思考剧情发展,脑海中已经涌现出形象化的画面构图。成功的分镜头台本是各部门合作的准绳。
本文还将通过国内、外优秀的三部动画短片来论证前期创作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美国、日本商业动画片中前期创作的特点以及作用,对比我国目前动画片的现状,总结出在前期创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以及怎样面对和解决这些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