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上皮细胞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上皮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88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目的:建立一套简单高效,重复性好的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方法,为阴道组织工程的研究作准备。方法: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MSCs。分离大鼠双侧胫、股骨,剪去两侧骨骺端,无菌条件下用DMEM/F12培养基冲洗骨髓腔。获得的细胞悬液移入离心管200g,5min离心。弃上清,DMEM/F12完全培养基重悬,70μm细胞筛过滤细胞悬液,计数,调整细胞浓度为7.5×107/ml,以1.5×107个/cm~2密度铺于25cm~2细胞培养瓶中,即每瓶5ml。置细胞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首次半量换液,之后3-4天换液一次。待细胞70%-80%融合时使用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弃去培养液,37℃预热的PBS液冲洗约2-3次,加入0.5ml胰蛋白酶溶液,25℃消化约2min,加入DMEM/F12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弯头吸管沿瓶底轻轻吹打,收集细胞悬液,以1×104个/cm~2的密度接种于新的培养瓶内进行扩增培养。MTT法评价第1至5代细胞增殖情况。经传代纯化后第三至五代MSCs使用流式细胞学分析CD29,CD90及CD45表达。成骨成脂诱导鉴定MSCs的多向分化能力。成骨诱导液诱导14天后,按照试剂盒说明做碱性磷酸酶(ALP)活力测定,不溶的红色颗粒沉淀指示ALP的活性位点。诱导21-28天时,用茜素红染色评价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矿化能力。成脂诱导液诱导14天后油红O染色确定是否有脂滴生成。结果:原代培养7-10天左右细胞呈集落生长,逐渐融合成片,融合约70%-80%,可传代培养。传代活细胞24h完全贴壁生长。传代后细胞生长更快,三至五天后细胞即可融合,呈梭形漩涡样生长,可再次传代。传代MSCs在接种第1-2天为细胞适应期,第3-4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第5天后曲线逐渐变得平缓,细胞增殖明显减慢,进入平台期。MSCs经流式细胞分析高表达CD29,CD90,阳性率分别为99.91%、99.95%;而CD45呈阴性,阳性率为0.03%。成骨分化诱导2周后ALP活性增高,4周后茜素红矿化结节染色阳性。成脂分化诱导2周后细胞中出现油红O染色阳性的脂滴。结论:使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可以获得高纯度,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MSCs。第二部分:大鼠阴道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进目的:探讨大鼠阴道上皮细胞(VECs)体外培养的影响因素,对现有的VE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进行改进,建立大鼠阴道上皮细胞稳定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以用于组织工程。方法:酶消化法分离消化大鼠阴道上皮细胞。取阴道全层组织,修剪成1×0.5cm大小,移入超净台。组织块经4℃PBS清洗液彻底清洗6遍,加入中性蛋白酶Ⅱ型(DispaseⅡ),放4℃冰箱过夜消化18h。取出后经PBS冲洗,分离上皮层。上皮层加入0.25%胰蛋白酶+0.02%EDTA后37℃消化。轻轻吹打,DMEM/F12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吸管吹打成单细胞悬液,200g,5min离心,KBM完全培养液重悬,细胞计数板计活细胞数量,细胞悬液以1.0×105个/cm~2的密度接种于培养板中,置细胞培养箱中静置培养。第2天首次换液,以后每两天换液一次。在此方法基础上比较大鼠不同动情周期(动情前期,动情期,动情后期),不同DispaseⅡ配置(PBS配置与KBM配制),不同DispaseⅡ浓度(0.6U/ml与1.2U/ml),不同胰蛋白酶消化方法(30min消化一次与10min重复3次),培养表面不同处理(FN/C包被及去离子水包被),不同培养基(KBM培养基与含6%FBS的KBM培养基)对大鼠阴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对上皮分离的结果进行评分,并观察48h首次换液时细胞贴壁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检测广谱角蛋白AE1/AE3表达。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表面超微结构。结果:动情前期的大鼠阴道上皮层消化后可获得更多大鼠阴道上皮细胞(P=0.0346);上皮层用KBM配制的DispaseⅡ消化后48h贴壁细胞多于用PBS配制的DispaseⅡ;1.2U/mlDispaseⅡ的分离结果评分及可获活细胞数高于0.6U/mlDispaseⅡ(P=0.025; P=0.034);三步胰酶消化方法相比一步胰酶消化方法可获得更多的贴壁细胞;FN/C包被液处理的培养表面相比去离子水可以获得更多的贴壁细胞;大鼠阴道上皮细胞在含血清培养基中生长快,但易受成纤维细胞污染。经改良方法培养的VEC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显示广谱角蛋白AE1/AE3阳性。扫描电镜显示VECs呈镶嵌排列,细胞之间界限清晰,表面可见褶曲和微绒毛,呈不规则疏网状。结论:使用改良的原代培养方法可获得更多的大鼠阴道上皮细胞,细胞显示上皮细胞特征。第三部分:大鼠阴道上皮细胞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上皮细胞的分化目的:探索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上皮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将阴道上皮细胞(VECs)铺于事先包被FN/C的0.4μm Transwellinsert共培养小室内,与铺有MSCs的6孔板建立间接共培养体系,诱导MSCs向上皮细胞分化。分别于0天、7天及14天时,移去小室,倒置显微镜下观察MSCs的形态变化。细胞爬片使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诱导后的MSCs进行上皮细胞标志物广谱角蛋白AE1/AE3的检测。VECs和MSCs分别用作阳性及阴性对照。Western Blot检测上皮细胞标志物广谱角蛋白AE1/AE3的表达水平。GAPDH用作内参照物。结果:MSCs与VECs共培养诱导分化7天时,MSCs的形态由0天时长梭形开始变为上皮样的多边形。共培养14天时,更多MSCs变为多边形。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表明经诱导7天及14天的MSCs广谱角蛋白AE1/AE3表达阳性;Western blot检测诱导后的MSCs表达AE1/AE3,诱导7天组AE1/AE3的蛋白水平高于0天组(36.28±1.49vs.1.00±0.00,P<0.01),诱导14天组AE1/AE3的蛋白水平高于0天组(48.80±3.17vs.1.00±0.00,P<0.01)及7天组(48.80±3.17vs.36.28±1.49,P=0.0232)。结论:VECs可以通过间接共培养的方式诱导MSCs向上皮细胞分化,上皮细胞标志物广谱角蛋白AE1/AE3的表达量随时间延长而增高。第四部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上皮细胞分化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上皮细胞分化过程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可能作用。方法: MSCs和VECs间接共培养诱导分化。分别于0天、7天及14天时,使用Western Blot对诱导后的MSCs及VECs进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重要成分β-catenin,GSK-3β,pi-GSK-3β,TCF-3表达水平的测定。为研究Wnt信号通路在MSCs向上皮细胞分化中的调控作用,分三组进行MSCs和VECs的间接共培养诱导:(1)对照组加入含3%FBS的KBM培养液;(2) Wnt通路激动剂组加入含20μM氯化锂(LiCl)的3%FBS-KBM培养液;(3) Wnt通路抑制剂组加入含20ng/ml Dickkopf-1(DKK-1)的3%FBS-KBM培养液。于共培养第7天移去培养小室,使用Western Blot对诱导后的MSCs进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重要成分β-catenin,GSK-3β,TCF-3及广谱角蛋白AE1/AE3的表达水平测定。GAPDH用作内参照物。结果:MSCs与VECs共培养7天时,Western blot检测诱导后的MSCs其β-catenin (1.50±0.11vs.1.00±0.00, P=0.009), pi-GSK-3β (1.50±0.23vs.1.00±0.00, P=0.09)及TCF-3(1.25±0.16vs.1.00±0.00, P=0.19)的表达量逐渐增加,GSK-3β的表达量(0.69±0.04vs.1.00±0.00, P=0.002)逐渐减少。共培养14天与共培养7天相比,β-catenin (1.85±0.23vs.1.50±0.11,P=0.24)与pi-GSK-3β (2.31±0.33vs1.50±0.23, P=0.114)的表达水平增高,GSK-3β (0.34±0.03vs.0.69±0.04, P=0.0021)及TCF-3(0.98±0.17vs.1.25±0.16, P=0.3144)的表达水平下降。GSK-3β的表达与β-catenin呈现出相反的趋势。pi-GSK-3β的表达与GSK-3β也呈现出相反的趋势。诱导7天时,20μM LiCl组β-catenin (1.24±0.07vs.1.00±0.00, P=0.02),TCF-3(2.15±0.24vs.1.00±0.00, P=0.14)表达增加, GSK-3β(0.60±0.07vs.1.00±0.00, P<0.01)表达减少;20ng/ml DKK-1组β-catenin(0.92±0.08vs.1.00±0.00, P=0.38),TCF-3(0.77±0.09vs.1.00±0.00, P=0.06)表达减少,GSK-3β (1.11±0.03vs.1.00±0.00, P=0.02)表达增加。检测AE1/AE3的表达水平发现相比对照组,LiCl可以增加AE1/AE3的表达水平(1.20±0.18vs.1.00±0.00, P=0.32),而DKK-1则降低AE1/AE3的表达(0.83±0.11vs.1.00±0.00, P=0.19)。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调控VECs诱导MSCs向上皮细胞分化的过程,使用LiCl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以加速分化。
其他文献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反应原理、一般特性及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材料的研究进展,同时也介绍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本文对企业分红能力进行理论研究。本文首先较为深入地研究了自由现金流之界定与计量问题,并创新性地提出和研究了自由现金和现金增加值的界定与计量问题,然后提出了关于净利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高速公路建设中造成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土壤侵蚀及水土流失等环保方面的治理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阐述
对厂房球型网架的设计、安装及坍塌事故经过等情况技术分析表明,事故原因为网架在空中散装的施工过程中与屋面板吊装交叉施工,使网架产生变形,导致后续网架构件拼装困难,部分
以昆明市滇池电影院系杆拱人行天桥为对象,采用有限元法对该桥的静、动力特性作了分析计算,并通过对该桥静、动力特性实测对比,研究系杆拱桥的固有频率、振型,以及在各种荷载作用
热电元件焊接常用的焊料为铟基焊料和铋基焊料。由于碲化铋材料与低熔点合金焊料之间的浸润性较差,常在碲化铋基热电元件上镀覆镍镀层。本文在大气条件下,不加助焊剂,采用共
<正> 一、概况1972年新建的国际俱乐部网球馆高约16米,面积约1900平米,室内网球场为40×40米,屋盖结构采用球形节点双向钢管网架,网架本身高度2.5米,为了屋面排水,中央起拱70
我国会计电算化还处于会计核算电算化的水平,随着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发展,必然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决策型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当理性的去认识这些
泽当地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北两侧,北侧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中段南缘冈底斯火山-岩浆弧内,南侧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内。该区域系我国首轮西藏潜力资源评价调查过程中,发
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过程中,利用提取液显示电信号的特点,本文提出采用电导率测定法反馈提取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及提取规律。与常规分析方法相比,电导率测定法具有分析快速、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