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政策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和主要途径,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效果关系着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程度,更关系着广大人民的利益需求。政府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与保障,具有维护党和中央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保障政策措施有效执行的职责和任务。因此,开展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是当前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发展较为迅速,自2014年8月份以来,政府审计机关陆续开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等相关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围绕政府工作中心,服务国家治理大局,切实发挥政府审计政策落实“督察员”、经济运行“安全员”、深化改革“催化剂”的作用,政府审计工作取得突出成效,审计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大,逐步实现审计全覆盖的要求。本文运用公共政策过程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论等,研究分析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在公共政策贯彻落实方面的作用机制和独特优势。将公共政策相关理论与政府审计基本逻辑相结合,参考审计署科研报告中提出的“三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概念,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实施框架进行研究,提出可以从形式、事实和价值维度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计划、执行和终结阶段开展全过程的审计,关注政策的体制机制问题及政策效果评价。收集梳理审计署2015年度至2018年度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结果公告,对现阶段我国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开展状况进行总体分析,指出当前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实施存在诸多困境,如审计对象众多,审计难以深入,审计标准缺乏,审计人员执业水平有待提高等。运用A省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案例进行例证分析,参照“三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理论框架,对天然林保护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内容和方法等进行阐述并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关完善意见,包括加强政策研判,科学规划审计对象;关注政策全周期,开展多维度审计;健全审计规范,完善审计评价体系;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审计业务能力;建立信息平台,推动审计成果开展等,以期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