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爱好者的行动逻辑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3年汉服首次出现在中国街头,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经过16年的发展,汉服已经成为一种备受青年群体青睐的服饰形制。从16年前的“王乐天”首次穿汉服走上街头到当今社会的汉服社团百花绽放,汉服已经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发展为群体的社会运动。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穿汉服,这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时尚潮流和不可逆转的社会趋势。汉服是汉服爱好者对传统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意义世界的模仿与复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汉服是汉服爱好者的身份标识,也是汉服爱好者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工具,穿汉服成为汉服爱好者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种仪式感表达方式。那么,汉服爱好者通过穿汉服究竟在表达什么?为什么必须借由汉服来完成表达?这种表达会以何种社会行动来进行?这种行动会产生怎样的社会后果,又遵循怎样的行动逻辑?这种行动逻辑的背后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心态?本文以莫斯科维齐的社会表征理论作为理论框架,以西塘古镇汉服文化周作为研究的活动背景,以在此情境中活动的汉服爱好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文从汉服表征的基耦、实现和共享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汉服表征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博弈与共谋,以此为基础来探讨西塘古镇情境中的汉服爱好者的行动逻辑。汉服爱好者的行动逻辑体现了历史转型中的身份认同和中国人价值观的现代转换,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部分中国人社会心态的嬗变。
其他文献
庄子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其哲学思想对世人的生活影响深远。其哲学思想主要是以人为中心,阐释生命关怀的人生哲学,而贯穿其中的生死问题也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问题。生与死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庄子在先秦思想家中,是对生死问题研究最为丰富的一个。且其生死观思想对后世人的生活起到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庄子主要以“道”为根本来论述其生死哲学的观点,庄子认为以道观之,生死一体。因此庄子重生乐死,追求安时处顺,以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涉农企业在国家政策层面,获得进一步扶持。
目前,随着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远程视频监控正向IP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面不断发展。用户将远程嵌入式监控设备经网络联接到一起,既能够获取远程监控平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对于个人来说是满足其生存最基本的物质资料,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关乎国计民生、关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政局稳定的基础。由于受到粮食生
根据探地雷达的检测原理,引入与土体介电常数差异较大、具有强烈反射性的示踪剂,结合探地雷达技术来检测某黏心墙土石坝裂缝的发育深度。通过对灌入示踪剂前后探地雷达检测剖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家庭农场以来,家庭农场在我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家庭农场成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延边地区自2008年
<正> 节温器又名调温器(Thermostat),它的作用就是调节发动机的冷却水温度,从而保证发动机在最佳温度下工作。一般说,发动机上通过冷却水散发出去的热能约占所耗燃油能量的25
<正>作为教育部主管的半月刊,作为意识形态前沿阵地,《中国高等教育》今年迎来复刊35周年。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谋划好、奋力实施好"奋进之笔、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北纬41。59'-44。30',东经127。27'-131。18'之间,地处吉林省东南部,恰好位于国际公认的适宜生产优质粳稻的黄金纬度线。延边稻区土地肥沃,河道密布,水源丰
回望近代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随之签订,长江沿岸开始对外通商。随着汉口的开埠,西方各国相继来汉,汉口的外国人日益增多。而列强之所以择取汉口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