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唐菖蒲中花品种‘RoseSupreme’和晚花品种‘AdvancedRed’,田间栽培条件下籽球生长发育期间,籽球形态发生及其生理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籽球生长发育表现出阶段性,第一个阶段为籽球形态建成初期,对应于地上部4叶龄期至盛花期,以匍匐茎生长发育为主,形成籽球数量少,籽球重量增长缓慢;第二个阶段为籽球快速膨大期,对应地上部盛花期至半枯期,籽球大量形成,籽球重量迅速增加,该阶段末期籽球逐渐成熟,生长发育进程减缓。
籽球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内部生理指标变化不同。籽球形态建成初期,新球内源ZR含量急速下降,籽球略有下降;籽球GA3含量持续快速下降;ABA维持较低水平;IAA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内源激素间比值的变化与单个激素含量变化相对应。籽球形态建成初期,新球内源GA3与IAA比值整体表现为上升,新球和籽球IAA相对ZR含量较低,ABA与GA3、ZR和IAA比值较低。
同时期地上部逐渐进入花期,新球内可溶性糖含量一定程度下降,蔗糖含量上升缓慢,但籽球内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快速升高,还原糖含量增长较慢,淀粉积累缓慢,总淀粉酶活性较高。籽球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快速上升。
进入籽球快速膨大期,新球ZR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籽球ZR含量上升至花后第3w开始下降;IAA含量迅速升高后又快速下降;GA3含量出现强烈的波动,随着半枯期的临近,GA3降至低水平;花后第6w新球和籽球ABA含量开始迅速升高。内源激素间比值变化与单个激素变化相吻合。进入籽球快速膨大期,新球和籽球内源IAA含量相对ZR快速升降,GA3与IAA比值波动性下降。花后第6w开始随着籽球的逐渐成熟,新球和籽球ABA含量相对GA3、ZR、IAA快速升高。
同时期籽球内碳水化合物代谢极为旺盛,籽球内可溶性糖、蔗糖和还原糖含量继续快速上升,至花后第6~7w达到最大值,此后随着籽球的成熟,可溶性糖、蔗糖和还原糖含量不同程度下降,内部碳水化合物代谢趋于缓慢。淀粉积累速度加快,随着半枯期的临近,积累速度减慢。该时期淀粉酶活性迅速下降,总淀粉酶中β-淀粉酶活性占主导,其活性整体高于α-淀粉酶。盛花期后籽球内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并维持1~3w相对稳定,之后再次快速升高,至半枯期达到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