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光通信误差反馈振动补偿算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1988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星间光通信与微波通信相比具有通信容量大、终端体积小和保密性好等突出优点,但是由于激光束宽窄,传输距离长等原因,要求卫星光通信中负责建立和保持激光通信链路的瞄准、捕获、跟踪系统(Pointing、Acquisition and Tracking简称PAT)的跟瞄精度为微弧度量级,卫星平台角振动可达到100urad,严重影响了光通信的质量。因此对光通信平台的振动进行控制和补差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卫星平台振动控制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被动隔离和主动补偿。被动隔离是直接在星上安装振动隔离系统,它的有效补偿范围在振动的高频区,对低频振动(100Hz以下)的控制效果不好,通常针对低频振动采用主动补偿,主动补偿是在精瞄子系统中通过快速偏转镜对振动进行补偿,因此主动补偿的关键是获得精瞄镜的振动补偿量。本论文针对卫星平台的低频振动提出一种新型振动主动补偿方法,采用基于LMS算法的自适应滤波器获得精瞄镜的振动补偿量,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入参考信号由加速度计提供,通过CCD探测器获得的误差信号调节自身的权系数矢量,使得精瞄镜振动补偿量到最优值,从而达到对卫星平台振动进行主动补偿的目的。因此算法具有很强“自我调节“的能力,能够通过误差信号调节,自动改变自身的参数。适应系统参数和振动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硬件设计的不足。文章系统的分析了卫星光通信平台振动误差反馈补偿算法的原理,建立系统性能仿真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对算法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算法的性能:平台振动幅度对算法的性能影响,平台的振动频率对算法的性能影响,加速度计和CCD探测器的采样频率对算法的性能的影响,以及系统的延时对算法性能的影响,同时为了降低系统延时对算法性能的影响,采用振动预测的方法提高算法的性能。通过对仿真结果分析可知,卫星光通信自适应振动补偿算法具有很优越的性能,是一种很好的平台低频振动补偿算法。本论文的工作开阔了卫星平台振动主动补偿方法的视野,为误差反馈补偿算法在具体硬件系统中实现提供了可靠理论和仿真依据。
其他文献
作为办公现代化重要标志之一的电子政务,一直是政府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径和手段之一。然而,传统的电子政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在大数据背景下,打通各部门平台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已经成了民之所需。随着云计算技术发展呈现出越来越迅猛的态势,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使各国政府及部门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云计算和电子政务的结合为政府提高办事效率,打造与民沟通的全新技术平台提供
小儿热性惊厥的发病具有一定的时间及季节规律,每日发病常集中于下午(主要是16∶00~16∶59),现代医学对此暂无明确理论解释该现象。本文通过对中小儿急惊风发病理论的梳理,提出
为解决WLAN室内定位中信号在传播过程受人体遮挡产生阴影衰落而影响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LS-SVM)方向判别模型的WLAN室内定位方法。该方法主要分
指导实习教师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把实践中的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加深自己对教学的思考与记忆,能把经验之“点”连成“线”,最后铺成“面”,形成自己的“体系”。本
玻璃-穿孔铝板双层幕墙作为新型的建筑装饰幕墙,不但装饰效果良好,而且节能优势显著。内层玻璃幕墙的荷载通过内层横梁传递给内立柱,再传给主体结构;外层铝板幕墙的荷载通过
卫星相干光通信具有接收灵敏度高、通信容量大和抗背景光干扰能力强的优点,是远距离、高码速率卫星激光通信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高灵敏度是利用本振光场与信号光场的相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管理会计作为企业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微
时代在变化,翻译课程与其他外语课程一样,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翻译课程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