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股IPO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agebird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票市场在一国的金融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也是上市公司融资的主要渠道。而新股发行市场又是股票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一级市场<1>,在股票市场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在新股发行市场中新股价格的确定是最为核心也是最为困难的一环,这一环节兼具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的复杂性。在理论上,存在众多的新股估值理论和模型,每一个理论和模型都只是从一个侧面并且在许多与实际并不相符的假设条件下进行估值定价,结果是不同理论模型的估值结果往往差别较大,无法准确得出新股发行的最终价格。在操作层面上,各国的资本市场环境千差万别,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于转型经济中的国家来说,其资本市场和经济环境本身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使得中国A股<2>IPO的价格更加难以确定。 由于新股估值的理论模型已经颇为成熟,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在新股发行定价方面的差距绝不在于对新股估值理论模型的掌握,而是在于中国新股IPO价格的确定在操作层面上尤其是在新股价格的形成机制上存在着许多不足,正是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促进中国A股IPO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为着眼点和研究目的,对中国新股IPO的价格形成机制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以新股IPO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为主线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相关文献和理论的综述。第二部分对新股IP0价格形成机制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了考察研究,并分析了中国A股IPO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对中国A股IPO价格形成机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找出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第四部分以进一步推进新股IPO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为主旨针对目前中国新股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迅速成长,并在发展中产生了上市融资的需要。但由于国内资本市场的上市条件较为严格,其中一些企业在当时并不满足国内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股票市场呈现出了高速发展格局,中国居民参与股票市场的绝对人口规模和相对人口比重在此期间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家庭的股市参与率仍
蓬勃发展的开源运动已经无法用各种传统的治理结构,如市场治理、层级制,甚至是新兴的、已经引起广泛研究的网络治理结构,加以解释,它代表了一种孕育于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