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种植物对小麦化感物质的诱导机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次生代谢物变化为主要特征的植物间化学识别与响应,是植物行为生态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揭示并阐明植物间化学识别与响应机制,对拓宽植物种间化学相互作用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化感小麦对与其共存植物的化学识别与响应,探讨异种植物对小麦化感物质的诱导机制。结果显示:(1)小麦和异种植物以相同的比例(1:1,3:3,5:5,10:10,15:15,20:20)共存时,伴生植物对小麦化感物质DIMBOA (2,4-dihydroxy-7-methoxy-1,4-benzoxazin-3-one)的诱导率取决于密度水平;在密度比为5:5时诱导率达到最高。同一密度下不同植物对小麦DIMBOA的诱导率取决于伴生植物的种类。小麦对伴生植物生物量的抑制率在5:5时达到最高,但随着小麦与伴生植物整体播种密度的增加,小麦对伴生植物的抑制逐渐减弱。(2)小麦密度保持5株/盆不变,小麦和异种植物以不同的比例(5:1,5:2,5:3,5:4,5:5,5:6,5:7,5:8,5:9,5:10)共存,10种伴生植物对小麦组织DIMBOA的诱导率与伴生植物种类和密度紧密相关,其中马唐、苘麻、牛筋草、大豆和萝卜在与小麦密度比5:5时,对小麦组织DIMBOA的诱导率达到最高,而稗草、反枝苋、节节麦、野燕麦和日本看麦娘在与小麦密度比8:5时,对小麦组织DIMBOA的诱导率达到最高。(3)小麦对不同播种时期伴生植物的响应显著不同,小麦DIMBOA浓度表现为:先播种伴生植物>同时播种伴生植物和小麦>后播种伴生植物;小麦生物量表现为:先播种伴生植物<同时播种伴生植物和小麦<后播种伴生植物。小麦与伴生植物在根系不分隔及30μm和0.45μm膜分隔三种条件下,小麦对伴生植物均做出可塑性化学响应。而根系在塑料膜完全分隔条件下,伴生植物对小麦组织DIMBOA无诱导效应。表明小麦与伴生植物间识别与响应,是通过地下根系分泌的化学信号物质在土壤中的传递引起的。(4)伴生植物的根系分泌物可诱导小麦DIMBOA的合成,但诱导效应与根分泌物浓度和添加时间显著相关。高浓度根分泌物显著诱导小麦DIMBOA,最大诱导率发生在添加根系分泌物后的第6-9小时。以上结果表明,小麦能够识别异种植物的存在,并通过化感物质DIMBOA的合成及含量变化对伴生植物做出可塑性化学响应。而且这一行为是通过根系分泌的化学信号物质在土壤中的传递进行的,伴生植物对小麦组织DIMBOA的诱导率取决于伴生植物的种类和密度。
其他文献
<正>波普艺术是西方现代艺术潮流中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通过颠覆性的绘画方式带来了绘画领域的图像革命。它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包括艺术家观念的转变、对油画
针对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发动机宽速域的工作需求,提出了一种外并联双流路的变几何进气道方案.通过转动涡轮和亚燃通道的唇罩前缘,可对进气道的捕获高度进行调节,并可实现模
对生物脱氮技术新进展——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时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半硝化-厌氧氨氧化进行了介绍与评价。
电力营销管理中十分关键的构成部分就是用电检查,用电检查工作开展的顺利与否不仅对广大用户的用电安全造成直接影响,而且对我国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有积极的促进作
植物凝集素家族包含有储藏蛋白及与非生物胁迫耐性、病虫害抗性相关的功能蛋白等,是一个成员种类及数目均庞大的家族。JRL (Jacalin-related lectins)类凝集素是植物凝集素中
小麦(Triticum aestivum,2n=42, AABBDD)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消费国,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麦需求量不断增加。20世
黄淮海区是我国玉米三大主产区之一,该地区玉米生长季节雨热资源充沛,但过多的降雨尤其是阴雨天气往往给喜温喜光的玉米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前人研究表明,不同基因型玉米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