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提升国民素质、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成为许多国家和政府关注的焦点,这为高等院校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充分利用这一重要契机,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发挥其面向市场、机制灵活的优势,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办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生力军。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外办学力量的不断“侵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的挑战和竞争就会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残酷。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让其发展充满勃勃生机,就要顺应时代,不断变革。高职院校改革的实质就是提高服务质量,为“顾客”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这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教学质量、其培养人才的质量高低取决于是否拥有高素质的教师,取决于教师是否拥有旺盛的工作热情和斗志,取决于教师是否将自身的创造潜力与价值发挥的淋漓尽致。因此,研究如何激发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的持久而又旺盛的工作动机——教师激励,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提高学校工作效益,提升学校品牌质量的主要途径。本文立足西方学者对激励理论以及实践的研究基础,对激励的基本内涵、功效以及其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的作用进行了系统而又全面的阐释;在调查和分析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最终形成高信度和效度的问卷,对山东省三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27名教师的激励需求进行了实证探索,结果显示,物质、精神、环境和社会激励是影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工作动机和发展的主要变量;文章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学历、职务等对上述四个因子的需求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相应的干预策略:1.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2.构建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作为激励的环境;3.形成教师激励的最高境界——自我激励的方法;4.建立公开透明的合理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