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在线红外光谱法研究了NaC102-I2-乙酰乙酸乙酯(EAA)和NaC102-I2-丙二酸(MA)化学振荡反应体系,并采用在线红外光谱法对碘与乙酰乙酸乙酯的反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在NaC102-I2-EAA体系中,振荡反应存在诱导期,在振荡阶段随反应时间的延长振幅逐渐增大,此后振荡现象逐渐消失。NaC102、I2、EAA及反应介质硫酸的初始浓度对振荡现象有很大的影响。不加淀粉时,在290nm处随着NaC102和EAA的初始浓度增大,振荡波数目逐渐减少,而随着12的初始浓度增大,振荡波数目逐渐增多。加入淀粉时,在350nm和460nm处同样可观察到振荡现象,并且振荡波形比在290nm处不加淀粉时明显。溶液pH值的升高使振荡波数目减少,振幅增大。采用数学微分及拟合的方法处理实验得到的振荡反应曲线,得到了振荡反应的振幅、振荡周期随各物质浓度的变化规律。在NaC1O2-I2-MA体系中,振荡反应也存在诱导期,在振荡阶段随反应时间的延长,振幅逐渐增大,此后振荡现象逐渐消失。NaC102、I2、MA及H2SO4的初始浓度对振荡现象有很大影响。在290nm不加淀粉时,随着NaC102和12的初始浓度增大,振荡波数目逐渐增多,振幅逐渐减小,周期逐渐缩短,而MA初始浓度的增大,对振荡波数目、振幅及周期的影响正好与之相反。加入淀粉时,在360nm和460nm处同样可观察到振荡现象,并且振荡波形比在290nm处不加淀粉时明显。溶液pH值的升高会降低体系的反应速率。采用数学微分及拟合的方法处理实验得到的振荡反应曲线,得到了振荡反应的振幅、振荡周期随各物质浓度的变化规律。在线红外分析系统在线监测碘与乙酰乙酸乙酯的反应中,发现了四种中间组分。通过红外谱图分析,确定了中间体的结构。乙酰乙酸乙酯的烯醇化是反应进行的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