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结构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anliu_b06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工建筑物的可靠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正确的评定水工结构的实际状态和对建筑物的有效诊断,是对结构安全工作的基本前提。我国的水电站、大坝等水工建筑物大部分都是建设于50年代初,服役期限有的已经超过半个世纪。期间由于混凝土老化、钢筋的锈蚀等因素,许多已经成为陷入危境的“病坝”。我国已进入由基本建设转向旧建筑物的维护和改造阶段。在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建筑物的破坏,其原因是由于水流的强烈紊动,其脉动压力作用在结构物上,有可能导致结构的振动。尤其是当今的水工建筑物,泄量大、流速高及结构趋向轻型化发展使得流激振动等问题更为突出。如对于导墙这种轻型水工结构而言,一般水工设计人员往往以为隔水墙只起分水作用,两侧动或静水压平衡,而忽视脉压的动力压力,由于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小,在长期泄水过程中,常导致疲劳破坏。泄流结构是水利枢纽宣泄洪水的安全通道,泄流结构要承受高速水流的作用,会因冲刷、空蚀、磨蚀和振动等产生结构损伤,也会在地震等作用下产生损伤,如何有效地检测出泄流结构的损伤程度、正确评估其安全性,对确保枢纽整体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模态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的方法在房建结构和桥梁的检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在水工结构的损伤检测研究较为少见,要对泄流结构进行损伤识别的基础就是对泄流结构进行模态测试,模态测试的有效性的基础是建立在测试准确的基础之上的,然而传感器布置的位置和数量对测试结果起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研究将有限个数的传感器如何布置在最优的位置,可以为泄流结构振动测试数据提供可靠性保障,为全面、有效地评估泄流结构的工作性态或损伤情况,提供理论依据,以满足水利工程安全运行需要。本文叙述了振动模态测试中传感器优化布置的意义,研究进展和发展现状;重点研究基于模态置信度矩阵MAC的逐步累积法,湿模态理论,以悬臂板模型实验和某高拱坝原型动力测试结果进行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的验证。基于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对江西省在建工程山口岩水库的拱坝进行传感器进行优化布置研究,提出了高拱坝结构振动测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案,结果可为本工程建完以后的工程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期刊
磁悬浮技术是磁悬浮列车、磁悬浮高速电机等应用领域的关键,磁悬浮控制技术作为磁悬浮技术的核心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磁悬浮控制器开发难度大的原因在于磁悬浮系统本身的
期刊
期刊
期刊
大型风力机运行在复杂的环境中,受到各种非定常和耦合效应的作用,准确预测其性能难度很大。将气动结构等各学科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其耦合效应,并将方法应用于风力机设计过程,对提高
期刊
随着电力系统的逐渐发展,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气元件,单相接地故障是输电线路最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