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复发恐惧及心理社会适应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其现状,探讨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复发恐惧及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建立乳腺癌术后患者身心同治的诊疗模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就诊治疗及随访的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由患者一般情况、乳腺癌患者心理社会适应问卷、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组成的问卷进行调查和信息采集。采用频数、构成比、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运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相关资料的研究对象复发恐惧、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的差异;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对研究对象复发恐惧、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复发恐惧与心理社会适应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本研究共发放267份问卷,实际回收267份,剔除不合格问卷10份,得到有效问卷共257份,问卷有效应答率为96.25%。2.乳腺癌术后患者复发恐惧总得分为30.26±9.87分,其中生理健康维度得分为17.49±5.26分,社会家庭维度得分为12.77±5.51分。32.30%的乳腺癌术后患者癌症复发恐惧水平较低,中度和高度癌症复发恐惧水平的患者分别占35.40%和32.30%。3.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总得分为166.81±32.63分,其中自尊和自我接纳维度得分最高,为38.08±8.98分,焦虑抑郁维度得分最低,为26.94±8.75分。高度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的患者占比最高,达到49.42%,中度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的患者占35.02%,低度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的患者占15.56%。4.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复发恐惧总分在家庭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本人从业状态、经济困难程度、与家人关系、婚姻质量、个性、情绪调控能力、手术时间、乳腺癌家族史、子女个数、术后疼痛程度、有无术后化疗、是否远处转移、有无定期复查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家庭居住地、本人从业状况、个性、情绪调控能力、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有无定期复查是乳腺癌术后患者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P<0.05)。5.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得分在家庭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本人从业状态、经济困难程度、主要照顾者、与家人关系、婚姻质量、个性、情绪调控能力、子女个数、术后疼痛程度、是否远处转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居住地、与家人的关系、个性、情绪调控能力是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6.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术后患者复发恐惧与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复发恐惧发生率较高,且其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应重点关注;患者本人从业状况、情绪调控能力、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有无定期复查是乳腺癌术后患者复发恐惧的重要影响因素;家庭居住地、与家人的关系、个性、情绪调控能力是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乳腺癌术后患者复发恐惧与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应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采取个性化干预措施,运用心理护理等方法,及时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对疾病进展和复发恐惧心理,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