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各级各类学校针对本地区的特点开始了对校本课程的尝试和探索之路,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如上海大同中学、南京师大附中与锡山高级中学等重点中学的实践。然而,在内地,特别是西部地区,虽然许多学校在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指导下也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尝试,但现状却不尽人意。本研究选取渝东南地区的中小学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内容分析法、观察法四种研究方法分析目前渝东南地区中小学本土文化校本课程发展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渝东南地区的实际提出适合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本土文化校本课程发展的策略,以期为渝东南地区本上文化校本课程发展提供现实参考。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对本土文化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阐述问题的提出,介绍本土文化校本课程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本研究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价值。第二部分,从校本课程、本土文化传承的角度归纳总结出渝东南地区本士文化校本课程发展的价值主要表现在课程价值、文化价值和人本价值三大方面。课程价值表现为克服国家课程脱离学校实际的弊端;文化价值表现为保护、传承、发展、创造本土文化;人本价值表现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三部分,以渝东南地区的几所中小学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内容分析法、观察法四种研究方法了解渝东南地区中小学本土文化校本课程发展的现状并分析其在课程设计、实施、评价方面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根据渝东南本土文化校本课程在课程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从课程目标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三大方面提出策略。第五部分,根据渝东南本土文化校本课程在课程实施上存在的问题,从坚持相互调适、课程创生的课程实施观,采取小组合作、角色扮演、问题探究、参观体验、多媒体辅助、双语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及财政、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位的支持这三大方面提出渝东南本土文化校本课程实施的策略。第六部分,根据渝东南本土文化校本课程在课程评价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渝东南本土文化校本课程的评价应坚持评价对象、评价主体、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以及注重评价目的的导向、诊断、激励和改进功能。第七部分,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