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OFDI(对外直接投资)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OFDI几乎呈现直线式增长,其速度之快,势头之猛,成为国际之最。截至数据可得的2016年,中国OFDI流量仍然有着明显的增长趋势,并且连续两年实现双向直接投资项下资本净输出。但是在为我国企业快速“走出去”欣喜的同时,中国制造业出现了诸多发展问题,企业生存出现困境,制造业发展遭遇空前危机,制造业“空心化”迹象浮出水面。于是,中国OFDI的扩张是否是引发制造业“空心化”的主要原因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从文献研究和现实背景出发,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目前制造业的发展的经济环境背景,梳理了与OFDI和产业“空心化”以及两者关系的文献研究和基础理论,从而基于相关理论和中国特征梳理出来了中国现阶段OFDI“顺梯度”、“逆梯度”二元结构投资背景下的OFDI的制造业产业“空心化”发生机制,并阐述其影响;然后,具体分析了中国OFDI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制造业出现的“空心化”现状和阶段。在理论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修改钱纳里“标准结构”模型,利用2003-2015年中国东部地区11个省市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OFDI的产业“空心化”效应确实存在;(2)工业生产成本的攀升、资产价格的波动、人力成本的上涨都不同程度地加剧了OFDI的制造业产业“空心化”效应;(3)外商直接投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正向调整OFDI的制造业产业“空心化”效应;(4)OFDI并不是我国制造业产业“空心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工业生产成本的攀升依然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其次是资产价格变动、OFDI和人力成本的上升。最后,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论,提出预防和解决产业“空心化”问题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