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基于货币中性与否和货币内外性判断的分析

来源 :天津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Ji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经济的发展作为国家发展、实力提升的象征,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为使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货币政策的实施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货币政策能否发挥效力,如何使货币政策更好的发挥效力更是理论界和政府部门讨论的核心和前沿。   2007年以来,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为了应对此次危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欧洲中央银行和日本中央银行等多国中央银行多次注资救市,以防止金融危机的扩大和蔓延。在货币市场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各种对应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实施。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下,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和效力的发挥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探讨。   文章从货币和货币供给的性质出发,分析货币中性与否和货币供给的内外生性的理论基础和发展,结合不同国家的不同市场环境,描述了货币政策在不同国家发挥的效力。从政策实施者(中央银行)到货币本身再到政策目标,以货币贯穿政策效力的发挥过程,更加完善的研究考证货币政策的有效与否。这种立足于货币性质的考察,使文章更具有理论意义。文章结合货币政策的市场环境,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对1998年以来中国的货币政策进行分析评价,得出中国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供给是部分内生的,从而得出中国货币政策是有效的结论。   实证检验中同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的效力有待于提高。中国处于转型期,特殊的经济环境对货币政策效力的发挥造成了影响。货币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也与货币政策效力的发挥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为促进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应完善货币政策的市场环境,大力疏通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从信贷渠道、资本市场上完善政策环境,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注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合理选择中介目标;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使货币政策的效力得到促进和补充。
其他文献
2010-202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终身教育理念作为重要指导思想,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
那天,父亲对我说,我们家以后出行更加方便了。我惊讶地问:“为什么?”父亲告诉我,再过半年,我们家门口会又多一条新的地铁线。  哇,这真是日新月异的时代啊!  我很小的时候,听人说过,上海最早的一条地铁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这条地铁线就是现在的上海地铁1号线。它连接了上海火车站和闵行莘庄。如果要乘坐地铁的话,从我们家到最近的地铁站,起码要坐半个多小时的公交车。那时的人们,把乘坐地铁当作一件稀罕事,没
期刊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我国是农业资源紧缺的国家,近年来随人口持续增长、耕地面积减少及自然灾害频发,国内资源环境瓶颈日益严重。面对严峻的
在股市动荡的价格和不确定的回报下,投资者面临着较大的风险,然而更安全的投资工具又只能提供较低的收益率。银行理财产品作为一种新的投资渠道,给中小投资者带来了更多挑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