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协调发展是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区域协调发展涉及到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等子系统,协调与控制好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协调发展最终要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作为一种状态,协调发展应是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融洽、和谐的关系;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协调发展是一种控制与调节职能,这种职能对系统中各要素的各种活动关系加以调节,使这些活动之间的矛盾减少,各要素共同发展,相互促进,进而实现系统的最终目标。区域协调发展是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对其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客观的评价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成果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东北三省区域协调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带有激励(或惩罚)机制的动态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从运行能力、持续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对我国东北三省从2001-2005年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从2001-2005年,东北三省协调发展状况具有明显差异:辽宁的运行能力最低,但持续能力和创新能力高于吉林和黑龙江,尤其是其创新能力最为突出,按协调发展程度的高低排序为:辽宁,黑龙江,吉林。本文采用客观赋权以及主客观相结合的赋权方法,增强了评价的准确性,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可应用此模型进一步研究我国其它地区、省份、城市的协调发展状况,并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