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教师作为一名专业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学科教学知识作为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内容而备受关注。学科教学知识具有专业性、学科性、个体性和整合性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作为一名专业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学科教学知识作为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内容而备受关注。学科教学知识具有专业性、学科性、个体性和整合性的特征,它的发展能够转变教师的课程实施取向、改变师生的对话氛围、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初任教师来说,学科教学知识的转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分析了小学语文初任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现状和转化过程,并从现状中找出小学语文初任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学科教学知识转化的策略。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学科教学知识的构成要素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它们分别是由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价值构成的关于语文学科的统领性观念;由有关教材的知识、有关选择有效教学内容的知识、有关重构教学内容的知识构成的关于语文教学内容的知识;由一般教学策略的知识、特定主题教学策略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知识构成的语文教学策略知识;由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了解、对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学习错误的了解、对学生易于理解的知识表征形式的了解构成的教学对象知识。本文从语文教学内容知识、语文教学策略知识、教学对象知识这三个构成要素出发,对小学语文初任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现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小学语文初任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处于理论化阶段,呈现出零散、不成系统、个体差异较大的特点,其构成要素中教学内容知识处于中等水平、教学对象知识处于中下等水平、教学策略知识处于中等水平。通过访谈和课堂观察,小学语文初任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转化经历了学科知识的教育学化、学科知识的生本化、特定主题PCK的形成这三个阶段。其中,小学语文初任教师在学科知识的教育学化中多处于适应阶段、在学科知识的生本化中多处于单一方式表征信息的阶段、在特定主题PCK的形成中多处于平面化阶段。基于调查现状和转化的阶段,提出了促进学科教学知识转化的策略。小学语文初任教师应该自主学习,钻透教学内容;开放协同,选择教学内容;深度反思,重构教学内容,以此促进教学内容知识向深层次转化。小学语文初任教师应该识别学生的前概念、鉴别学生的错误概念、辨别学生的学习困难来促进教学对象知识向全面性转化。小学语文初任教师应该构建特定主题的教学策略来促进教学策略知识向有效性和针对性转化。
其他文献
枸杞(Lycium)为茄科植物,西北地区常见的枸杞有三种: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vr)、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北方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vr)。其中,黑果枸杞因其花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良好的社会治理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网格化治理模式作为当前一种被广泛推广的社会治理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
土壤缺磷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施用磷肥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缺磷问题,但磷肥利用效率低,大量施用还会造成土壤板结、土壤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解磷微生物
家庭暴力行为极具恶劣性,其不仅严重破坏家庭关系的和谐,更是一颗严重危害社会安宁的毒瘤。受虐妇女为反抗家庭暴力而引发的犯罪,一方面在我国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另一方面又因多重因素而陷入量刑过重且同案不同判的司法乱状之中。这使得民众朴素的正义情感受到了伤害,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遭到了违背,同时刑法公信力也被削弱。受虐妇女“以暴制暴”犯罪行为与一般暴力性犯罪行为相比其特殊性十分明显,此类案件中的被害人有明显
“三农”问题是我国发展战略中的重难点,人才是制约“三农”发展的瓶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首要战略性任务。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是新型职业农民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乡村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对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打造一批知农爱农懂农的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胜任力理论在培训领域中越来越受重视,并开始逐渐被运用到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
大黄鱼鱼卵蛋白溶解性差,乳化性能不佳。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经过酶解改性后,水解度为4.6%的酶解鱼卵蛋白乳化性能得到显著改善,但同时也发现,p H对酶解鱼卵蛋白的乳化性能有
根据瞬变电磁法理论,瞬变电磁响应取决于地层电性结构和收-发装置间的几何关系,如果地下介质的电导率是线性的、与频率无关的且电磁场是似稳场的,则瞬变电磁响应值总是保持一种符号(习惯符号取正)。但在野外进行瞬变电磁法测量时中晚期的电磁响应衰减曲线会偶尔出现“符号反转”现象,这种现象已被国内外大量的理论研究和野外工作验证是由激发极化效应(Induced Polarization Effects,IP效应)
分析综合能力是物理高考要求的五大能力之一。在物理一轮复习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一直是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一轮复习是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黄金时间,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科学思维,也是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本论文重点针对高三一轮复习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有效策略展开了研究。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方法对高三一轮复习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有效策略进行研究。论文总
教学大纲(草案)、课程标准(后统称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制定的在教学中学生应当掌握的最低标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和考核中的地位不断变化。为此,本课题第一部分首先研究建国以后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学生实验的总数目的变化,再将其按内容分为力、热、电、光、原五大分支,进而研究每一分支学生实验数目和所占百分比的变化,发现高中物理学生实验以力学、电学为主,每年占学生实验总数的百分比
拖网是目前世界各地的主要捕捞作业方式之一,捕捞对象广泛,包括中层和底层水域的鱼类、虾类和其他经济类水产动物。拖网属于一种移动的过滤性渔具,依靠渔船动力和水流阻力等,使网具扩张,将其经过的水域中渔获物拖捕进入网囊,因此,网口的扩张效果直接影响着进入网具内的渔获量,也是评判拖网性能优劣的标准。据统计,2018年我国拖网捕捞产量占国内总海洋捕捞产量的47%,在我国渔业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故对拖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