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义务教育阶段壮语文教学评价研究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gh1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而对壮语文的评价更是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个体生存发展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必需教育形式,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基础。根据评价的标准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成不同的类型,从评价对象的角度来分,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学校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程与教学评价;从教学过程进行的先后顺序的角度来分,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从评价的主体角度来分,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从评价手段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从不同的评价标准来分,可以分为绝对性评价、相对性评价与个体内差异性评价。壮语文教学评价的内涵源于丰富、不断更新的理论支持,主要包括了阈限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第四代评价理论。首先,不同的阈限代表了学生对双语的认知程度,由此根据学生不同的双语能力将学生划分不同的层次;其次,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及学校应充分开发利用双语教育资源为学生创造习得双语的条件。最后,目前的教学评价应走向发展性评价,教师与学生的评价过程应是一种平等、协商、对话的过程,在协商、交流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回顾广西壮语文教育政策的历史发展,广西壮语文的政策制定从新中国成立之前开始就从未中断。起初,壮族地区壮汉文化教育交流,缺乏法律保护,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创制并改革壮文文字,如1951年,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成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指导委员会,标志着少数民族创制文字工作正式启动。自198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决定恢复推行使用壮文并提出一系列方针、原则,壮文进校试点工作全面展开。期间虽经历波澜起伏,到本世纪以来,从刚开始的注重壮汉双语教育本身发展以外,逐渐开始重视壮汉双语教师的培养以及壮汉双语教育模式的转变。虽然壮语文评价工作逐渐展开,然而在研究者实际调研过程中,通过课堂观察,对学生发放问卷及对壮语文教师进行深入访谈的方式了解到现行的壮语文评价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课堂评价主体单一化凸显,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其次,壮汉双语教学评价方法单一---“重口头,轻实践”;第三,壮汉双语评价内容不全面---重在“拼读能力”;第四,课堂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化较低---难以落实“壮语文课程标准”;最后,课堂教学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运用不合理—主采取“不作为”态度。归其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中小学壮汉双语教师数量短缺,难以满足壮语文课程的安排;其次,学生壮语文基础较差,使得教师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最后,家长、学校、社会对壮语文教学工作的不支持、不重视、不作为,使得教师、学生学习壮语文的动力不足,也因此影响了对壮语文的评价。针对壮语文评价的以上情况,结合评价的政策走向,提出合理的对策与反思:首先,运用多样化的方法进行壮语文教学评价;通过加大评价方法的培训力度,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第二,评价内容要全面,注重深度评价;主要通过教师积极参与评价课堂小组活动并在评价内容中加入学生感兴趣的民族特色文化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三,构建壮语文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壮语文课程各学段的评价并根据壮语文教师评价内容指标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第四,及时反馈并合理运用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合理运用,发现评价过程中出现的不足,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针对问题,为自己的教学拟定新的方案计划。第五,建立壮语文评价的保障机制;通过制度的制定与评价理念的宣传与学习,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评价技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其他文献
运动心脏(Athlete’Heart)或称运动员心脏是运动医学中最古老和激动人心的研究课题。今年正值1899年瑞典学者Henschen首次提出运动心脏的百年纪念。也是我国正式提出运动医学(包括运动心脏)这一专业术语40周
养殖环节是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源头,养殖环境、饲料质量、饮水质量、兽药使用和动物疾病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鸡肉产品的安全性。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养殖环节的因素,对肉鸡
对当下微电影问题进行学术梳理,则可澄清:微电影的主导结构是作者式文本,广告元素只存在于外围和局部细节;微电影不同于网络电影,是从"短电影"中相对独立分化出的特定作品;微
期刊
<正>在内地,很多和我年龄相仿的香港电影研究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都曾有过类似的青春经历,在设备简陋、空气混浊的录像厅里观看过大量香港电影。这一阶段也正值香港电影处
利用社会调查和市场细分方法 ,对西递、周庄和九华山三个旅游地的居民态度与行为进行实地调查 ,采用分层聚类法将旅游地居民分为四种类型。老年、居住时间较长和文化程度较高
土壤湿度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子之一,但观测资料的欠缺制约着该领域研究工作的开展。本文汇总了目前国际上运用较为广泛的四套土壤湿度资料:ERA40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全球
两千余年的汉语语法研究史可以概括为三大传统:小学传统、马建忠传统和赵元任传统.小学传统是汉语语法研究的根基所在;马建忠传统借鉴西洋语法学框架,初步建立起汉语语法学体
通过改良Hummer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通过批量平衡试验考察了其对泰乐菌素的吸附特性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GO对泰乐菌素的吸附在24 h可达到动态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可
应用网袋法和砂滤管法对福建省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米槠、杉木细根及两树种细根混合样品分解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方法研究细根分解,米槠细根在自身群落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