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各种恶性肿瘤中肺癌的恶性程度是最高的,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特别重要,通过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分析,提高对早期肺癌的诊疗。方法:以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学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胸外科收治的以肺孤立性结节影像学为特征改变的临床病例为研究对象,第一个方面为以分叶及毛刺征和血管集束征为指标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经过术前应用病灶薄扫联合三维CT重建对于恶性结节的检出率。第二个方面为将患者性别、年龄、结节密度、结节大小、分叶及毛刺征和血管集束征纳入是否为恶性结节中。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分析采用(34)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不同病理性质SPN患者性别、年龄、结节密度、结节大小、分叶及毛刺征和血管集束征的差异用以指导对于对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将病变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对患者性别、年龄、结节密度、结节大小、分叶及毛刺征和血管集束征进行分析。通过(34)2检验,探讨不同病理性质SPN患者性别、年龄、结节密度、结节大小、有无分叶及毛刺征和有无血管集束征的差异。结果:共有78例患者纳入研究。78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56例,年龄28~81岁,平均年龄为(56.34±8.63)岁,老年病人(≧65岁)为32例。78例病例均行VATS下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恶性结节62例,良性结节16例,恶性率为79.49%(62/78)。以血管集束征为依据,恶性结节的检出率达到66.67%(52/78)。以分叶及毛刺征为依据,恶性结节的检出率为71.79%(56/78),不同病理性质孤立性肺结节的分叶及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密度、大小及其患者的性别、年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结论:1、对于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病灶薄扫联合三维CT重建,可以更加形象、直观地观察病灶的分叶及毛刺征和血管集束征,可以提高对恶性结节的检出率;2、患者的性别、年龄及SPN的大小,密度、血管集束征及分叶和毛刺征有助于SPN良恶性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