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众多以“新锐”为主题的影展、影赛的开展,新锐摄影成为摄影界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研究新锐摄影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一方面有助于读者厘清新锐摄影的源流和嬗变,另一方面能为读者进行摄影创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本文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本文第二章介绍了新锐摄影的背景,并对新锐摄影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此外具体分析了“新锐”的内涵。本文第三章论述了新锐摄影的价值:其价值之一在于对传统的回溯,包括对摄影传统技法的重温和对中国传统文化养分的汲取;其价值之二在于对摄影题材的开拓,新锐摄影挖掘了包括军营女兵、动物CT影像、室内植物等诸多前人较少涉及的题材;其价值之三在于自我情感的表达,新锐摄影摒弃了集体意志和市场趋势的诱导,以真诚、质朴的画面表达了对家庭的珍视和对故乡的眷恋;其价值之四在于对摄影表现形式的突破,这也是新锐摄影最为重大的价值之一,包括对影像作品的二次制作——将摄影和绘画及刺绣相融合,此外,新锐摄影大胆打破传统摄影的界限,以电脑制像和手机截屏的方式获取影像,极大的拓展了摄影的表现形式;其价值之五,在于对观念摄影的进一步探索,观念摄影是当代摄影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摄影评论家林路甚至将当代摄影等同于观念摄影,新锐摄影之中也有许多优秀的观念摄影作品值得解读。本文的第四章,笔者对新锐摄影中部分作品提出了批评。批评之一是新锐摄影对当代摄影的高度模仿。祖宇认为新锐摄影放在国内摄影生态下来看,是“短跑冠军”,而在国内外大环境下来看,则是“抄近道”。新锐摄影对当代摄影史上一些作品的过度模仿一直备受质疑。批评之二是新锐摄影与社会现实的脱节。苏珊·桑塔格关于摄影异化为一种权力工具的论断如今依然适用于新锐摄影群体,部分新锐摄影群体没有充分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却常常将手中的镜头作为一种猎奇和窥探的工具,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批评之三是新锐摄影对文字阐释的依赖。新锐摄影作品都有来自创作者或评论家大量的文字解读,否则观众很难理解其作品,对阐释的依赖反映了新锐摄影作品主旨不明确或过于玄奥的短板。本文第五章为总结和展望,笔者提出了摄影艺术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摄影本体语言建构上的诸多不足,并表达了自己的展望。本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首先表现在新锐摄影本身便是一个新生的议题,学界对新锐摄影的研究较少;其次,本文在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艺术学理论,界定了新锐摄影的概念和内涵;最后,本文横向地比较了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和国外当代摄影,纵向地比较了当代新锐摄影和传统摄影,丰富了新锐摄影的研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