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对脊髓损伤的评价及法医学意义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1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在法医鉴定中较常见。SCI后运动功能障碍程度是法医鉴定评定损伤程度、伤残等级的重要依据。目前对SCI的司法鉴定主要是通过临床体格检查并结合CT、MRI等影像学资料,易受患者配合程度、主观感觉及医师的判断等诸多因素影响,缺乏对SCI后脊髓运动功能状态的客观、准确的检查方法和指标。神经电生理学尤其是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motor evoked potential,TMS-MEP)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有望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TMS-MEP是指应用磁刺激皮层运动区或脊髓,产生兴奋,通过下行传导径路使脊髓前角细胞或周围神经运动纤维兴奋,在相应肌肉表面记录到的电位。TMS-MEP包括潜伏期、波幅、波形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等参数。上述参数不受被检者主观因素影响,通过它可以获得椎体束受损严重程度的客观证据。但以往学者对TMS-MEP研究多侧重于定性方面,如辅助SCI的临床诊断,外科手术中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测等,应用TMS-MEP对人体SCI后功能状态的定量评价尚未见报道。为此,本文对68例SCI患者行TMS-MEP检测,并以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寻求客观稳定的观测指标,进一步探讨TMS-MEP对SCI后功能状态的定量评价,以期为法医临床学司法鉴定提供客观的检测方法。   对象与方法   选取SCI患者68例,作为实验组,均已通过采集病史、MRI辅助检查和临床体格检查确诊,且临床证实已过脊髓休克期。选取3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正常对照组。   实验方法:CCY-I型磁场刺激仪(“8”字型刺激器)和海神NDI-092肌电诱发电位仪各一台,磁刺激器的最大输出量为2Tesla。刺激强度为阈刺激强度(motor threshold,MT)的130%,未引出阈值者,上肢采用最大输出强度的90%,下肢采用最大输出强度的100%。受试者取卧位。刺激点:兴奋拇短展肌(APB)时,线圈中心紧贴对侧C3或C4点(EEG10/20系统)前2cm,或第7颈椎和第1胸椎(C7/T1)棘突;兴奋胫前肌(AT)时,线圈中心紧贴Cz点前2cm,或第12胸椎和第1腰椎(T12/L1)棘突。记录点:双侧APB或AT肌腹表面。记录电极为银盘表面电极,阴极置于近心端,阳极置于远心端,阴阳极间距为2cm,极间阻抗<5kΩ,接地电极置于左前臂。检测时肌肉处于完全放松状态,室温控制在22℃~24℃。信号经海神NDI-092肌电诱发电位仪放大并记录,滤波频带为2Hz~10kHz。结果测试3次以上,每次测试时间间隔至少5S。以潜伏期短、波形稳定、波幅高者为准。主要观测指标:比较病例各组与正常组受试者TMS-MEP皮层起始潜伏期(Onest Latency of Cortical,Olcor),皮层第一峰潜伏期(Peak Latency of Cortical,Plcor),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ent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CMCT)及波宽。异常判定标准:①潜伏期延长大于正常参考值(x)+2.5S;②中枢运动传导时间大于正常参考值(x)+2.5S;③波宽大于正常参考值(x)+2.5S;④MEP未引出者。凡具备上述任何一项,即可判断为异常。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实验组68例患者61例(89.7%)显示异常,其中全瘫患者(14例)TMS-MEP均消失,不全瘫患者随靶肌肌力下降,TMS-MEP异常率增高,潜伏期逐渐延长,波宽呈增宽趋势,波形分化不良,甚至TMS-MEP消失。   2、APB肌力与Olcor相关系数为-0.47,P<0.001;与Plcor相关系数为-0.53,P<0.001;与CMCT相关系数为-0.54,P<0.001;与波宽的相关系数为-0.49,P<0.001。AT肌力与Olcor相关系数为-0.38,P<0.001;与Plcor的相关系数为-0.47,P<0.001;与波宽的相关系数为-0.53,P<0.001。   3、靶肌2级肌力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3级肌力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Olcor、Plcor、CMCT及波宽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靶肌2级肌力组与4级肌力组之间Plcor、CM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cor和CMCT在评价脊髓损伤中较Olcor和波宽可靠。   结论   1、TMS-MEP与SCI后肢体肌力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反映脊髓锥体束运动功能状态,是一种直接、客观的电生理检查方法;   2、TMS-MEP中,Olcor、Plcor、CMCT及波宽是比较客观稳定的观测指标,其中Plcor、CMCT在个体间差异较小,是更为可靠的观测指标;   3、TMS-MEP作为一种客观无创的电生理检查方法,弥补了影像学检查不能提供的脊髓锥体束运动功能状态的不足,可以应用于法医临床学鉴定中,辅助判断SCI后脊髓运动功能状态。
其他文献
P0蛋白是施万细胞膜上的一种跨膜蛋白,分子量约28KD,主要分布于周围神经髓鞘中,占蛋白总量的50%以上,对维持周围神经髓鞘正常的结构和功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周围神经受损后,施万细
目的:研制新型放射性锶促排剂CTS-EDTA纳米粒,对其进行药代动力学作出评价,并对其在小鼠体内对放射性锶的促排效果尤其是预防性给药的促排效果进行观察,为开发高效的放射性核素促排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高脱乙酰度、低分子量的壳聚糖(chitosan,简称CTS)和EDTA通过N-乙酰反应合成CTS-EDTA,然后采用离子凝胶法和TPP形成CEC-Nano纳米粒。用~(18)F标记CEC-Na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