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能的相关分析及其在亲子鉴定上的应用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10个微卫星座位对4个肉用绵羊品种进行遗传检测,计算出了各品种的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及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座位上共检测到了107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在4~12个之间。各基因座位多态信息含量为0.4985~0.8904,均表现出了高度多态性。各基因座位杂合度较高,为0.5630~0.8995,说明肉用绵羊品种有着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个肉用绵羊品种间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萨福克羊和陶赛特羊先聚在一起,他们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近为0.34525,然后与夏洛来羊聚在一起,最后与中国美利奴羊聚在一起,中国美利奴羊与夏洛来羊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远为0.51639。研究结果对我国肉用绵羊资源的评估、保存和预测杂种优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根据绵羊的遗传图谱及相关报道选择了位于4号和6号染色体上连锁的10个微卫星基因座,并在中国美利奴肉用品系群体中对这些基因座进行群体遗传学特性分析和体重的相关性分析。微卫星不同基因型在体重上的多重比较和微卫星标记对体重相关效应的F检验结果表明:紧密连锁的OARHH35和BMS648与体重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有一个影响体重的QTL;染色体进行同源比较发现表明:在这两个位点之间可能有一个ob基因;6个微卫星基因座的基因型(BM9058(131/149)、BM4621(149/181)、BM4311(119/119)、OARJMP8(131/145)、OARHH35(123/155)和BMS648(176/208))与体重上存在正相关性。 利用9个微卫星DNA对9头陶赛特羊DNA进行扩增,每三对微卫星DNA扩增产物混合后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检测。采用已确定母女关系的2头陶赛特羊和7个嫌疑父亲的耳组织为样本,对一头母本已知的陶赛特羊在嫌疑父本中找出父本,并计算父权概率为99.997%。结果表明利用微卫星DNA技术进行绵羊亲子鉴定具有灵敏、稳定、准确可靠等优点。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