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上春树,这个名字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如果说他在中国,是最热卖的日本作家之一一点也不为过。不仅是在中国,就是在欧美国家他同样也是人气很高的作家。在2012年2月号刊《读书》杂志的日本文学特集里曾这样介绍他:“村上春树是欧美日本文学热潮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村上春树以其独特的笔风,深厚的文学底蕴为我们塑造了一部又一部耐人寻味的作品,和他本人一起风靡世界。1979年他以短篇小说《且听风吟》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并由此登上文坛,1987年出版的《挪威的森林》,迅速轰动中国文坛,还由此产生了“村上春树热”现象。之后,随着《寻羊冒险记》、《1979年的弹子球》、《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等作品的陆续问世,引发广泛的关注。他的作品展现出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神秘而又不失诙谐。被誉为日本80年代的文学旗手。特别是随着近作《1Q84》的问世,更是在全球掀起了剧烈的反响。目前应经出版了三册,荣登日本、韩国、中国畅销榜第一名。该作品从独特的视角描述了两个不同的世界,内容耐人寻味,引人深思。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小说涉及到哲学等众多领域,特别是有关伦理学中的善恶问题,更是占据很大篇幅。因此,探讨该小说中的关于伦理学中的善恶问题以及在多元主义的脉络之下推论出村上春树本人的善恶观,是既有新意也有价值。本论文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序论部分。本部分主要由研究目的和意义、先行研究、研究方法、创新点构成。第一章,首先从村上春树小说中主要登场人物深田保的善恶观点出发,分析其善恶观是怎样从伦理相对主义的思想发展而来的。之后,根据小说中的细节分析了女主人公青豆以及老夫人对待善恶的看法。之后细细列举村上春树其他小说中涉及到善恶观点的地方,探讨主人公的善恶观。最后归纳村上文学中的善恶观点的特点,得出没有统一普遍的善恶标准,都是依据社会,文化,个人主观的不同而改变的。第二章通过事实与价值的定义分析,我们知道事实不能作为判断行为是否正当化的标准,也就是说事实不能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然后,通过对伦理学、善恶、以及现代哲学价值论的定义分析,从不同角度对《1Q84》中的登场人物的善恶观进行分析。第二节,分析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性原理”与情感主义伦理学。得出登场人物的善恶观与逻辑实证主义之间的联系。最后,通过分析逻辑实证主义对形而上学的否定,对伦理学的否定,我们从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道德评判没有真假,只是情感的单纯表达可以得出,逻辑实证主义者同时也是道德怀疑论者,而众所周知,道德怀疑论者也是道德主观主义者。道德主观主义信奉道德善恶是完全依据人的意志转移的,因为也就完全是主观的。而道德主观主义者也是伦理相对这样,就可以得出逻辑实证主义所信奉的道德善恶是主观的与男主人公深田保所坚持的善恶是相对的观点是同出一撤的。第三章,首先归纳了村上春树其他小说,这里以《寻羊冒险记》为主要背景,分析了村上文学是怎样受到詹姆士以及柏林多元论的影响的,在小说中又是怎么体现的。然后通过分析多元论与相对主义之间的差异得出在《1Q84》中,多元论与相对主义是没有本质区别的。正是因为男主人公深田保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熟知,坚信的态度,认为道德是主观,因此善恶也是相对的才使得村上春树小说中由多元论走向了相对主义。如上所述,本论文通过针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据此可知在整个小说中弥漫的相对主义的氛围下,坚持逻辑实证主义的深田保,并没有因为自己作为一个宗教团体的领袖人物,就极力的向人们宣扬宗教教义或是信仰。反而指责人们因其不寻求“合乎逻辑”“能够证实”的真理,而使宗教信仰成为可能。显然,他这种指责是与其身份和信仰并不一致的。之所以如此,则是因为他实际上是小说作者村上春树的代言人,他并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代替小说作者,表达了村上春树本人根深蒂固的哲学和伦理学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