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时具有十元环和十二元环孔道结构的MWW分子筛在多种反应中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性能,是一类有特色的新催化材料。本文系统地研究了MWW结构系列分子筛的合成条件及规律,对所制备的分子筛进行了结构和特性表征分析,并以相应的模型反应为基础,对其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MCM-22、MCM-49和MCM-56三种分子筛在硅铝比20-30之间范围内比较容易发生转晶,硅铝比高时易成MCM-22,硅铝比低时生成MCM-49;在相同硅铝比的情况下,增加凝胶的碱度有利于MCM-49的生成,但过高的碱度会导致丝光沸石的生成;低温和短合成时间有利于MCM-56的生成,延长晶化时间和提高晶化温度都会导致MCM-49的生成。三种分子筛的酸性表征结果表明,总酸量大小顺序为MCM-49>MCM-22>MCM-56;MCM-49的B酸量最多,而MCM-56具有更多的L酸。三种分子筛对苯与丙烯烷基化均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烯烃转化率都在99.9%以上,并具有相近的产物分布。但MCM-49上异丙苯的选择性最高,产物正丙苯的的量也最多;MCM-56的结构特点使其上容易发生异丙苯的深度烷基化,因而产物中二异丙苯和三异丙苯的含量较高。在水热动态法合成的MCM-22母体的基础上,通过添加扩孔剂和柱剂,制备了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ITQ-2和MCM-36分子筛。结果表明,MCM-22(P)∶CTAB∶TPAOH=1∶5∶5是适宜的组分比例;超声时间对ITQ-2合成效果影响很大,样品的比表面积随超声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适宜的柱剂浓度是合成MCM-36分子筛的必要条件。与MCM-22分子筛相比,ITQ-2和MCM-36分子筛的酸性要弱,但这两种分子筛具有较大的比表面和中孔面积。由于这一特点,ITQ-2和MCM-36分子筛在1-己烯的异构化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异构选择性,为寻找新型的FCC催化材料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