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术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华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独特内涵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但是武术散打的发展与推广不容乐观。2019年7月25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十四部委印发《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指出武术的发展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构建“智慧武术”平台,开拓武术健身产品制造、武术电竞,进一步拓展“互联网+武术”新领域。当下的体感游戏发展迅速,它打破传统单纯的用手柄键盘控制游戏的方式,与之替代的是通过一系列肢体变化和传感器,模拟玩家的运动轨迹去控制游戏中的人物。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新技术与武术散打运动相结合,进而构建“智慧武术”的便民益民的网络与平台,把武术散打向新兴领域去扩展。大数据平台及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可以更加私人化的去定制适合每个年龄段群众的武术散打运动方式和武术散打体感游戏。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以及数据分析法,研究体感游戏的功能和特性,分析其优势与不足,指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从体感游戏的体育功能、体育属性以及体育价值多个角度展开研究。为了能更好的传播推广武术散打运动,借助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和体感游戏的兴起,设计武术散打体感游戏模拟文案,寓教于乐,既可以有效传播武术散打,又可以带动中国游戏市场的发展。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武术散打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但在传播和推广上不容乐观,武术散打想要更好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摒弃自身的封闭性,积极与新兴产业加强合作,做到与时俱进。以开放的态度和互利共赢的思路与体感游戏交流融合,让武术散打文化在体感游戏中得到进一步升华。(2)通过与体感游戏的合作,宣扬武术散打的核心价值。合理将两者的优势相结合,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武术散打扩宽了体感游戏的发展思路,体感游戏的设计内容也离不开武术散打的相关内容。与体感游戏的有机结合亦将给自身的传播推广与快速发展打开良好的新局面。但两者终归性质不同,我们应正确对待两者的各自发展,合理引导两者相互促进,避免两者的不利影响。(3)武术散打体感游戏以肢体的动作轨迹进行判断识别,使玩家在不受场地等因素限制的情况下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身体锻炼,展示了体育运动中最重要的健身性,同时也包含了便携性、新颖性、悦心性、多样性,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4)武术散打体感游戏所具备健身、娱乐和互动功能。在借鉴和学习后设计出一款武术散打体感游戏模拟文案,进一步扩宽了体感游戏的发展思路。游戏中特有的体验感、参与性和娱乐性,有很强的代入感和沉浸感。把玩家带入真实比赛状态,随时随地乐享其中。游戏体验的方便快捷和运动的刺激感,使更多的人因为对体感游戏的喜爱而关注武术散打。(5)玩家在不同的游戏模式中有不同的游戏体验,在现有的武术散打规则下,进一步加强攻防意识,在模拟比赛中,因为是隔空对抗,不仅可以避免初学者一开始真实比赛的恐惧心理,还可以避免因动作不规范或者意外带来的不必要的伤害,通过各部分控制识别,经过软件分析处理后显示在设备上,结合游戏中反馈的相应数值,对玩家进行动作调整这样就能够纠正错误和不到位的动作。可以无限制去学习,复习武术散打技术动作,在比赛和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激发玩家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6)科学合理的运用武术散打体感游戏的功能特点,对个体、家庭体育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和帮助作用,对体育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其体育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