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砾岩油藏是我国油气资源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当前我国原油需求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对砾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方式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新疆油田大部分油藏属于砾岩油藏,随着开采程度的加深,之前的水驱开采方式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因此有必要展开化学驱的相关工作。由于新疆油田地处克拉玛依市,淡水资源较为匮乏,因此,本文考虑采用污水配注超支化聚合物,针对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特征和新疆该砾岩油藏的地质特征及原油性能,开展污水配制的超支化聚合物二元体系对该油藏的适应性研究及驱油效率评价。本文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筛选出KPS-1+L5表面活性剂体系,与超支化聚合进行复配,形成聚/表二元体系,与KYPAM二元体系进行相关对比实验,研究聚/表二元体系对目标砾岩油藏的驱油效率。KPS-1+L5表面活性剂体系与原油的界面张力在10-3mN/m数量级,通过实验发现,筛选出的表面活性剂体系KPS-1+L5具有一定的润湿性改善性能,在油藏条件下,该体系与原油有较好的乳化性能。表面活性剂体系在砾岩岩屑上的吸附量为1.57mg/g左右。进一步对表面活性剂体系与超支化聚合及KYPAM复配的二元体系性能进行评价,表面活性剂体系对超支化聚合和KYPAM有一定的降粘能力,但超支化聚合物二元体系的保留粘度高于KYPAM二元体系,二元体系与原油的界面张力在10-3mN/m~10-2mN/m数量级之间。老化90天后,界面张力稳定在10-1mN/m左右。对二元体系的改善润湿性能和乳化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超支化聚合物二元体系对亲油砾岩岩心片的润湿性改善性能优于KYPAM二元体系,亲油岩心片在体系中浸泡48h后,接触角由初始状态的155°,变为42.1°。当水油比为5:5时,HBPAM二元体系以及KYPAM二元体系均能和脱水原油发生乳化作用,形成W/O或[O(W/O)/W]型乳状液,乳状液粘度均大于原油粘度。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对聚合物及二元体系的驱油效率进行研究,单一的超支化聚合物的驱油效果优于KYPAM,能提高砾岩岩心采收率20%左右。二元体系驱油结果显示,实验所用的二元体系在砾岩岩心中具有良好的提高采收率效果,且超支化聚合物二元体系的驱油效果优于KYPAM二元体系的驱油效果,在小岩心中能提高采收率26.7%~29.9%。且在岩心参数相近的情况下,随着超支化聚合物二元体系粘度的增加,其驱油效率提高,因此,在满足可注入性的条件下,建议选择粘度高的超支化二元体系进行驱油。通过微观实验对超支化聚合物二元体系的驱油机理进行了研究,超支化聚/表二元体系在驱油的过程中,发挥了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驱油的协同作用,通过聚合物的粘弹效应,表面活性剂的降低界面张力和乳化等作用,共同提高其在砾岩岩心中的驱油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