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流式水轮机蜗壳改造的型线优化及其数值模拟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su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流体机械特性研究中,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计算机辅助生成的流体动力学的计算结果(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CFD)越来越多地被流体机械研究者所使用。一方面使用CFD来研究流体机械内部流场可以节省宝贵的实验资源;另一方面它可以显示不能从试验中测量到的很多流动特性的细节。所以,CFD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经济意义。 本论文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从蜗壳的改造而不是整体更换蜗壳的设想出发,希望能在改造过程中改变蜗壳磨蚀较为严重的鼻端部分的型线使鼻端的水流速度比原来设计的速度有所降低,从而达到减小摩擦损失和磨蚀,提高蜗壳性能和寿命的目的。具体方法是将原来磨损严重的尾段割掉后,将重新设计平均流速的尾段作为改型后的尾段安装上去,由于放大了尾段截面积,从而达到了减小尾段平均流速,减小泥沙磨损的目的。通过对改型前后两种蜗壳进行几何建模,采取完全相同的网格划分方法和FLUENT计算参数设置,通过计算得到两种蜗壳在相同工况下流态的差异。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 改型后的蜗壳较改型前有更优异的水力性能,降低蜗壳尾段流速,减小泥沙磨损,为大型混流式水轮机蜗壳的型线优化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得出结论如下: (1)蜗壳内部流态复杂,改造前后蜗壳全段均不严格符合V_u·r=K,改型后包角φ<145°段V_u·r较改型前小; (2)改型后的V_u在改型段的最大平均值比改型前有明显的减小,通过计算得出改型后蜗壳寿命约为原蜗壳寿命的1.2倍; (3)改型后蜗壳出口液流角在改型段φ<85°以后比改型前有明显增加,在尾部最后一个固定导叶入口产生较大的冲角,应该对原蜗壳固定导叶进行修型,来减小撞击损失,提高水力效率; 运行三年后的检查结果表明改型蜗壳的尾段磨蚀情况有了明显的减小,本改型方案为大型混流式水轮机蜗壳的型线优化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其他文献
世界面临着能源供应紧张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逐渐受到重视,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玉米是我国三大农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广,秸秆
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由于传统的纯培养分析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不能满足环境分析的要求。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分子生物学技术被应用于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分类、
视网膜是视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视觉信号进行初级处理。外界环境的光刺激信号进入视网膜,被光感受器细胞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视网膜神经元回路传递至输出神经元——神经节
氧化应激是指机体细胞在遭受各种有害刺激时,体内高活性分子如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和活性氮自由基(Reactivenitrogenspecies,RNS)产生过多,氧化程度超出氧化物
本文主要结合当前流行的ARM技术,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便携式脑电,可以方便携带,可以兼作动态脑电图。它具有导联数少,携带方便,容量大特点。   本文简要阐述了脑电的现状和知识,
软件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包括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医疗信息系统、通信系统等。在这些领域,软件的安全性显得非常的关键,尤其是当软件失效造成的灾
在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的采集过程中,参考电极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现有脑电实践中所采用的参考方式大多是活动参考,导致着脑电信号采集的不准确。参考电极标准化技术(Reference electrode standardization technique,REST)的出现使得人们对零参考的探索成为了可能。关于REST的效果,目前已有大量的文章从脑电研究的不同领域对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