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本主义思想论析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be0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题和核心。以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为基础,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基本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为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发展的崇高理想而进行艰苦奋斗的历史。党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实质上是一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争取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本主义运动;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也是一部人本主义运动史。 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本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中国共产党人本主义思想研究,无论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拓宽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研究领域,转换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研究视角,还是对于当前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运用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对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本主义思想作了系统的梳理、解读和评价,全面论述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在人的价值、人权、人的解放以及人的发展等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首先,分析毛泽东人本主义思想。以分析毛泽东人本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为起点,着重论述了以人民民主思想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人本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毛泽东人本主义思想的关注社会底层命运、注重思想改造、高扬集体主义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了毛泽东人本主义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其次,分析了邓小平人本主义思想。从分析邓小平人本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入手,概述了邓小平人本主义思想的现实性、人民性和时代性的基本特点。然后着重介绍邓小平人本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人民本位思想、人的解放思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人权思想。 再次,分析了江泽民的人本主义思想。在分析江泽民人本主义思想形成的 历史背景的前提下,论述了江泽民人本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价值取向的人民性、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思想和“塑造一代新人”思想。又阐述了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人本主义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思想。 最后,对三代领导集体的人本主义思想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比较。分析了其在理论来源、立足点、实现途径等方面的相同点,又比较了其由于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点:毛泽东注重人身解放、人的生存权及人的精神;邓小平注重发展生产力基础上的“现实的人”的物质利益;江泽民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及社会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核心人本主义思想的一脉相承而又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内在逻辑关系,并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人人本主义思想根植于民众的伟大实践、着力于思想观点的与时俱进的重要特点。文章进一步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本主义思想发展的基本经验和规律,展望了在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本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法纪严肃、社会稳定的社会,再加上厚德载物、操守严明、明德慎罚、心怀天下的主体的人。
其他文献
以南京市江宁区为研究区域,根据区域特征、作物物候期和水稻的生长特点,采用分层分类的方法提取稻田分布信息。通过比较多时相SAR数据、TM和多时相SAR融合与TM和单时相SAR融合数据识别水稻的精度和提取的水稻种植面积,分析了不同数据对区域多云雨,不同种植方式、面积小且分布破碎的水稻稻田的识别程度,并根据野外实地走访调查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多时相SAR数据、TM和多时相SAR数据的水稻识别精
本文就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梳理。共产主义作为未来的社会形态是马克思为实现人类解放而设定的理想,唯物史观是对共产主义理想进行论证的理论基础。马克思
本文论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学解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是人们长期以来孜孜不倦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当前和今后为之奋斗的历史
本文从语言的角度具体分析了约翰·塞尔(J.R.Searle)的社会实在思想的内涵、建构方式和主要特征;剖析了塞尔社会实在思想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归纳分析了不同论点对塞尔社会实在
本文是对“老子哲学何以可能”问题进行思考的结果。对于该问题,笔者分两个部分论述:其一、老子哲学的现代诠释;其二、老子哲学的现实意义。 在第一部分中,笔者的诠释思路是,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