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在脓毒症诊断、指导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已被广泛研究。其中,在判断血行感染方面,诊断价值优于其他炎性介质。在血行感染的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方面是否有效,研究尚不充分,并未得到统一结论。本研究通过分析PCT绝对值及动态变化在ICU血行感染患者存活组及死亡组中的特点,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进而评价PCT在判断重症监护病房血行感染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1日至2014年5月31日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ICU收治的56例血培养阳性且监测PCT的血行感染患者,根据28天死亡率分为存活组(n=37)及死亡组(n=19),比较两组之间PCT绝对值及数值变化率是否有差异以及与预后的关系,评价PCT在判断ICU血行感染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ICU住院时间、发热持续天数、24小时APACHE II评分、入科时白细胞数(white blood cell, 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ercentage of neutrophils, PON)、血红蛋白、血小板、乳酸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生命体征、基础疾病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血行感染患者感染类型在两组中所占比例进行比较,死亡组真菌感染比例高于存活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革兰阳性菌感染比例、革兰阴性菌感染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中随着ICU入住时间延长及抗生素的使用,PCT绝对值呈下降趋势,死亡组患者入科时PCT值较低,下降缓慢,存活组入科时PCT值高,前3天下降明显。两组PCT第1、4、7、10天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死亡组PCTT7-T1、PCTT10-T1值明显高于存活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其他时间段PCT变化值、变化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利用两组中各时间点PCT值及各时间段变化值、变化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预测死亡,PCTT7-T1取-0.11ng/ml时,AUC值为0.738,预测死亡的灵敏度为70.0%,特异度为71.4%。PCTT10-T1取-2.71ng/ml时,AUC值为0.833,预测死亡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71.4%。其余指标不能预测死亡(P>0.05)。3、两组各时间段的WBC、PON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 PCTT7-T1、PCTT10-T1值对预测ICU血行感染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关于PCT不同时间点测量值及其他各时间段PCT变化值、变化率对预后的评估还需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