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配位聚合物是由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自组装成的一类新型的分子基材料,其结构丰富多样,性能独特优异,因而在化学、材料科学领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是通过溶剂热法,利用Zn(Ⅱ、Cd(Ⅱ)或者Co(Ⅱ)离子与芳香羧酸及芳香含氮类配体进行配位反应,制备出了七种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热重分析、荧光光谱、荧光寿命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相关性质研究。1.利用“V型”半刚性配体bis(4-(pyridine-4-yl)phenyl)amine(BPIA)和对苯二甲酸(H2BDC)、2,6-萘二甲酸(H2NDC)、2,3,5,6-四氟对苯二甲酸(TFBDC)进行混配得到了5个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Zn2(BPPA)2(BDC)2]·6H2O}n(1), ([Cd3(BPPA)(BDC)2(DMF)2]·DMF·3H2O}n(2) (DMF=N,N-二甲基甲酰胺){[Zn(BPPA)(NDC)1/2(HCO2)]}n(3),{[Zn3(BPPA)3(TFBDC)3]·H2O}n(4) 和{[Cd2(BPPA)2(TFBDC)2]}n(5)。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是一个四重穿插的三维网络结构,其拓扑类型为sra。配合物2是首例具有两重穿插的sxa拓扑结构,之前报道的sxa拓扑结构都是非穿插的。由此我们得到了两种具有不同程度穿插的两种新颖配合物。通过调节辅配的长度,选用比对苯二甲酸更“长”一些的2,6-萘二甲酸,我们得到的配合物3是一维链状结构,不能实现我们控制穿插的目的。当采用比对苯二甲酸更“胖”一点的辅助配体2,3,5,6-四氟对苯二甲酸,我们成功实现了控制结构的穿插,得到的配合物4和5都是非穿插的6T8结构,该拓扑类型在CPs中极少出现。在配合物1-5中,配体BPPA中两个吡啶上的N原子均参与配位,而辅助配体上的羧酸基团则采用了多种多样的配位模式。荧光测试显示,配合物1-5都具有较强的荧光,同时发现4和5的荧光寿命明显长于配合物1-3和自由配体。2.我们选用了bis(4-(1H-imidazol-1-yl)phenyl)amine(BIPA)和金属Co分别与反式环己二酸(trans-H2CHDA)和间苯二甲酸(1,3-H2BDA)进行混配得到了2个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Co(BIPA)(trans-CHDA)]}n (6)和{[Co(BIPA)(1,3-BDC)]·2H2O}n(7)。主要研究了它们的结构等。配合物6是一个拓扑类型为3,5-连接的3,5T1的3D结构,而配合物7是一个拓扑类型为3,5-连接的seh-3,5-P21/c的3D结构。配合物7的穿插类型可简化为Ia,Z=2(Zt=2;Zn=1)。根据TTD/TTO数据库,这也是首例具有两重穿插的该拓扑的报道,之前的均为非穿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