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庆油田外围及深部地层广泛发育着大面积低渗透薄互层油气藏,地质储量非常丰富,具有储层物性差、厚度小、非均质性严重、裂缝发育及自然产能较低的特点。针对这种低渗透性储层的油气开采,水力压裂技术是目前改善储层渗流能力、提高产能最重要和最有效手段。目前压裂方案设计多注重工艺技术,对基础地质特征认识不够重视或不够精细,往往导致压裂效果不佳。为此,提出压裂地质工艺一体化思路,以该思想为指导,以大庆肇源油田源212井区作为研究区,利用研究区内200余口探井、评价井资料、4口FMI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4口XMAC交叉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资料,针对扶杨低渗透油藏主要开展了岩石力学参数计算、构造应力场分析、压裂前人工裂缝预测及压裂优化方案设计等一系列研究工作,力图通过地下地质体应力场三维模型建立指导压裂方案设计,提高压裂效果。通过研究取得以下几方面具有创新意义的认识:1.利用多元回归计算方法建立的研究区泊松比、杨氏模量、岩石破裂压力、岩石闭合压力常规测井曲线计算经验模型,与理论计算模型相比,更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2.三维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相结合建立岩石力学场,可以得到地下油藏任意一点泊松比、杨氏模量、岩石破裂压力、岩石闭合压力等四种岩石力学参数。该方法采用多信息融合技术,与单从井资料获得的岩石力学场相比,得到的结果更加可靠。3.根据物质守恒原理和曲率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预测出裂缝平面展布参数,预测结果符合率高,表明该方法选择得当,适应本地区及其它地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研究要求。4.通过测井、地震、地质资料及压裂工艺技术相结合,形成一套能够满足压裂优化设计的三维应力场模拟技术,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可在大庆油田及地质条件类似的地区推广应用。本文研究过程中紧密结合油田生产,阶段认识及时得到现场验证,成果已用于研究区优化压裂设计、井网部署等,有效提高了低渗透储层开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