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江苏省13个运动队205名专业运动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我省部分专业队运动员在躯体化、强迫、敌对性、焦虑、精神病性、偏执等六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国内青年常模,结果表明:我省部分专业队运动员心理健康水平欠佳。通过对不同项目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体操队运动员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其次是网球队,再次是击剑队;小轮车队运动员心理健康水平最差,其次是自行车队,再次是柔道、拳击、摔跤队。通过对不同性别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女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较男运动员差,表现在抑郁、敌对和偏执三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运动员。通过对不同等级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比较,国际健将在(SCL—90)9个因子得分及总分均最低,其中在强迫、敌对性、恐惧三个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两个等级,结果表明:运动员的运动等级越高,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总体发展趋势更好。据此,提出了提高教练员科学素养,构建训练竞赛和谐氛围;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切实推进心理咨询工作;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构建新的教育模式;优化训练环境,突出科学训练;注重心理选材,兼顾个体特征;坚持以人为本,给女性运动员和低等级运动员人文关怀,以及建立保障机制,减少后顾之忧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