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新生儿气道内吸引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

来源 :贵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ivewebdynp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系统检索、评价及整合机械通气新生儿气道内吸引的证据,为临床新生儿气道管理提供循证依据。2.将最佳证据引入机械通气新生儿气道内吸引的管理中,为临床护士在执行新生儿气道内吸引操作时提供客观依据及标准流程,以期提高护士最佳证据应用的认识和依从性,降低气道内吸引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健康恢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1.计算机检索Up To Date、BMJ最佳临床实践、Cochrane Library、JBI、NGC、NICE、RNAO、CINAHL、Pub Med、EMbase、Scopus、Wan fang Data(万方)、CBM(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和VIP(维普)数据库,补充检索美国呼吸治疗协会、欧洲呼吸学会官方网站,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从中择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相关文献,由2名专业循证评价员经过科学严谨的质量评价形成证据总结。2.构建及评价NICU新生儿患者气道内吸引管理的循证护理方案(1)采用专家小组评议法,邀请证据试点病区危重症相关专家从证据应用的可行性、适宜性、临床意义及有效性四个方面对证据进行评价,确定适合纳入临床的证据,并构建相应审查指标,制定NICU新生儿患者气道内吸引管理的循证护理方案;(2)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比较证据实施前后NICU护士气道内吸引循证知识水平、对证据的依从性和执行率;(3)采用非同期前后对照试验,比较证据应用组与基线审查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呼吸困难发生率、肺出血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痰液喷溅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1.共纳入14篇文献,包括指南4篇、推荐实践1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7篇,共汇总了吸引指征、吸引准备、吸引实施、吸引整理、非常规性操作及组织政策6个维度共20条最佳证据。2.证据实施后,患者、护士、系统层面结局改变情况:(1)患者层面结局:实践前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呼吸困难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以及痰液喷溅率分别为10.00%、37.50%、14.17%和17.50%;实践后分别降至3.20%、16.80%、6.40%和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据应用组肺出血发生率(17.60%)明显低于基线审查组(25.00%)。证据应用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204.47±188.18)明显低于基线审查组(251.96±346.12)。证据应用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2.82±15.52),基线审查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8.60±19.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士层面结局:(1)循证实践后,护士对相关知识掌握合格率从(12.9%)提高至(100%),护士的知识问卷得分从证据应用前的(53.3±14.53)提高至(90.58±7.96)(P<0.05);(2)证据应用后,显著提高了护士对临床审查指标的执行率。(3)系统层面结局:科室根据临床实际情景制定了新生儿气道内吸引评估流程、气道内吸引记录单及气道内吸引操作规范。结论:1.本循证实践项目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理论框架,科学检索及整合形成最佳证据总结,构建新生儿气道内吸引管理方案,指导临床护士准确识别吸引指征,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展开规范操作,减少了新生儿气道相关损伤和感染风险,保障患者气道内吸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循证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强化了新生儿气道内吸引的评估意识;加强了护理人员的循证实践能力,增加了NICU的循证文化氛围,完善了科室相关培训和宣教材料,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暂时性单侧声带麻痹的频闪喉镜及气流动力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1年3月就诊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11例甲状腺切除术后暂时性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纳入同期8例甲状腺术后永久性单侧声带麻痹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基线频闪喉镜声带麻痹评分、声学、气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异。结果:甲状腺术后暂时性单侧声带麻痹患者音调均正常,出现异形声带(弓形声带、声带萎
目的 分析CD3+T淋巴细胞计数联合早期预警评分(EWS)预测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8 d后生存状况,将其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CD3+T淋巴细胞计数、EWS评分及其他临床指标,行一般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
智能媒体技术的演进引发了广告内容生产模式的智能化嬗变。广告内容智能化生产是指生产者综合协同自身的创意表达能力(智力)与计算机的智能计算能力(算力),以颗粒化用户为中心的生产-分发-反馈-再生产-再分发-再反馈的动态优化式内容生产。广告内容智能化生产路径是基于大数据智能匹配的定制化生产、基于时空感知的场景化生产和基于机器学习的程序化生产三种生产方式互相耦合的结果。广告内容智能化生产在提升广告内容生产
分数是小学阶段公认的教学难点。文章将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的分数内容进行对比,根据其中的区别和联系,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得出分数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有效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调整了相关留置措施规则,更具可操作性。在监察实践中,留置措施在以下三个方面还有待完善:严重职务违法行为和职务犯罪行为留置适用未作区分,留置措施规则内容不明确,留置措施司法衔接监督机制有待完善。明确留置措施的性质,细化留置措施规定,完善司法衔接监督机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期刊
广东惠州潼湖科技创新小镇光伏建筑是国内首座依托薄膜太阳电池技术的铜铟镓硒建筑光伏一体化(CIGS-BIPV)示范项目。依据示范建筑2#楼完整1年的发电数据,分析在不同朝向的建筑立面上,光伏组件月度发电量和典型月份日发电量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并进一步分析发电性能与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为薄膜太阳电池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和低纬度沿海地区光伏建筑发电效果、建筑运行经济特性积累实践经验。
当前,城市历史建筑正面临建筑老化、与城市的快速更新相悖,产权复杂、原产权人无后续利用措施造成其荒废闲置,财政投入不足,使用后没有健全长久的保护机制等一系列问题。自2016年济南市历史建筑评选工作开展以来,先后公布了三批历史建筑名单,加快了历史建筑普查保护、健全登录机制的步伐。文章结合动态保护理念,对近现代历史建筑的动态保护模式进行了探讨。
采用离心法分离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体腔液白细胞,经乙酸透析法抽提,以琼脂径向扩散对抽提物质的抗菌活性进行测定,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对可口革囊星虫白细胞抗菌活性物质的抗菌机理进行分析,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技术对体腔液抗菌物质进行初步分离。结果表明:可口革囊星虫体腔液白细胞中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物质,对大部分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具有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