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题涉西夏文献,顾名思义,指的就是明代文献中涉及西夏政权兴衰历史撰述与检讨的文献。西夏是一个由党项拓跋氏在我国西北地区建立的、先后与辽、宋、金鼎足而立的多民族国家政权,其存在时间长达190年。时至明代,元朝史家未给西夏修一部专史的历史现实留给明人颇多遗憾,因此,在明代宁夏地方志等文献中,可以看到明人尝试编修西夏专史的努力。明代题涉西夏文献是传世典籍中汉文西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本论文以明代题涉西夏文献为研究基础,分列四章展开讨论。第一章讨论明代题涉西夏文献产生的原因。一方面出于弥补元朝史家未修西夏专史的缺憾,另一方面明人自视承继宋统,加之明朝与北宋立国形势及边患处境极为相似,因此,对宋朝御边策略及得失成败,明人向来深以为警。第二章明代题涉西夏文献的基本面貌。分门别类,对以明代冠名“西夏”的专书文献、明代地方志、明人新编系列宋史、明人文集奏议和明代小说话本为载体的题涉西夏文献进行了深入爬梳。可以看出明代题涉西夏文献相当丰富,既全面承继宋元,又兼具发展,既有对西夏历史的记载,又有对北宋经略西夏策略及双方和战成败得失的解读;既能看到明代地方士人尝试编修西夏专史的努力,也能时刻感受到明人强烈的谈古论今、以史为鉴的经世致用意识。第三章明人的西夏史认知与疆防。考辩了明代文献中“西夏”一词的内涵,明晰了明人对西夏历史的认知情况。在明人看来,西夏是一个叛离了中央王朝、具有藩辅性质的割据、僭越政权。并以明代题涉西夏文献为基础,探析了明人对李继迁、李元昊等西夏帝王和韩范经略西夏旧事以及宋太宗、宋神宗时期对夏策略的认识。有明一代,边患形势长期严峻,明人在对西夏历史进行记述、解读的同时,秉持着强烈的疆防忧患意识和谈史论今,以史为鉴的思想,常常将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拿来与明代的边疆形势和疆防建设作对勘,希望从中获得某种启示。明代题涉西夏文献丰富,虽然基本承袭于宋元文献,于西夏史料无补,这也导致有明一代,仍然没有一部西夏专史传世,但是明人编修西夏专史的努力尝试及编排体例、写作模式等无疑为清代西夏专史的问世提供了借鉴、指引了方向。治国者每以历史为鉴,明代士人坚持不懈追溯宋朝时期西夏历史,探索北宋何以亡,西夏何以兴的种种因素,目的就是要给明朝统治者提供某种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