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甘膦是IDA法合成除草剂草甘膦的关键中间体。草甘膦具有广谱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特点,是全球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农药品种。IDA法工艺中,双甘膦氧化生产草甘膦过程无废水,但在IDA法生产双甘膦过程中有一定含醛、磷、盐的废水。市场对草甘膦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因而对双甘膦废水处理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结晶的的方法处理双甘膦废水,并对双甘膦蒸发结晶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中包括结晶热力学、结晶动力学、结晶工艺过程三个方面。结晶热力学决定了结晶过程的最大收率、结晶方案的选取。本文采用激光法测定了双甘膦在纯水、NaCl水溶液、乙醇-水、正丙醇-水、异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对数据进行回归,得到了较好的拟合结果。同时测定了双甘膦在水中的超溶解度,得到了该体系的介稳区;并测定了双甘膦在水中的诱导期,计算了固液表面张力。以上数据为结晶工艺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对结晶的操作、条件控制及过程优化也具有指导意义。结晶动力学中成核和生长速率的相对大小影响产品的粒度分布,是结晶操作和结晶器设计放大的基础。采用间歇动态法中的矩量变换法对双甘膦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了双甘膦在水中的成核速率和生长速率方程。在双甘膦结晶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考察搅拌速率、蒸发温度对结晶过程和产品粒度分布的影响。分别采用了分步结晶、溶析结晶、以及蒸发结晶处理双甘膦废水,对三种方法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工艺优化得到基本可行的双甘膦废水处理蒸发结晶-碱溶工艺,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双甘膦在盐中的含量,并考察了碱液浓度、酸化时间对该工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