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预制外挂墙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水平位移作用下的性能表现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采用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水平位移作用下的预制外挂墙板受力性能。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预制外挂墙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水平位移作用下的性能表现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采用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水平位移作用下的预制外挂墙板受力性能。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墙体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粘结界面力学性能研究以及墙板整体力学性能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进行了陶粒混凝土和砂浆的立方体抗压试验、劈裂抗拉试验和弹性模量试验,确定了轴心拉压强度及峰值应变,结合已有单轴应力应变方程,推导了直接对应于本文所用材料的单轴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保证了后续有限元分析所需材料数据的准确性。进行了陶粒混凝土—砂浆粘结界面拉伸粘结强度拉拔试验和Z型试件直剪试验,得到了陶粒混凝土与砂浆之间的拉伸粘结强度以及粘结界面切向粘结滑移曲线上升段数据,考虑粘结界面附近剪切变形后通过线性拟合得到了的粘结界面接触切向刚度。建立了Z型拼合试件直剪试验有限元分析模型,相应的试验数据与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的确定为墙板整体受力分析提供了基础。进行了外挂墙板在水平位移作用下的缩尺试验,得到了相应荷载—位移曲线,分析了墙板整体各阶段受力情况。基于前文对材料和粘结界面力学性能的研究结果建立了墙板缩尺试验和C型对接灌封外挂墙板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有限元分析所得荷载—位移曲线与试验结果在阶段Ⅰ较接近,但峰值荷载前者要大于后者。对比分析了粘结界面接触不同力学性能情况对墙板整体侧向受力性能的影响。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了C型对接灌封外挂墙板节点受力情况,发现端部节点与中间节点受力情况存在明显差异,端部连接节点受合力大小约为中间连接节点的两倍。
其他文献
围绕工程结构可靠性发展中的存在问题及其发展方向,对研究相对较少的建筑钢结构适用性(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研究。简单介绍了工程结构可靠性的基本概念以及
该文在对单桩荷载传递试验的理论研究和发展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数量的静压PHC桩的足尺试桩的荷载传递试验.试验桩身内力测试元件采用电阻式应变计,并埋设在管桩空芯
碳纤维加固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加固方式,越来越广泛地被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研究并应用于工程实践.但是,对于加固后结构、构件受海水腐蚀后的强度及耐久性研究,却非常有限.尤其
许多深基坑工程中的地下连续墙变形和内力的设计值与现场实测值存在着较大差距,而且基坑越深,两者的差距越大.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北锚锭基础工程地下连续墙的开挖深度达50m
土介质中波在不同界面的反射和透射及动力响应问题是岩土工程、地震工程和地球物理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基础性课题.该文以准饱和土为研究对象,把均匀流体概念引入Biot两相多孔
含金属氯化物的酸性重金属废水量大面广,,重金属离子浓度高、毒性及污染性均强。采用膜法电积技术处理该类废水虽能同时回收重金属离子和抑制大部分氯气产生,但由于阳离子交换膜对氯离子阻挡性不够理想,导致氯离子进入阳极液,使析氯反应再次发生,形成二次污染,且影响重金属回收效果。为了使析氧反应取代析氯反应,阳极优异的析氧性能是关键所在。因此寻求一种在酸性环境下的析氧过电位低、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的阳极材料至
本文研究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利用此种程序设计方法编制了结构计算软件。此结构计算软件分为两部分:建模模块和结构计算模块。 建模部分继承了PKPM中“接力棒”的思
在近年美国、日本等国家发生的地震中表明,按照现行抗震设计思想设计的建筑具有良好的抗倒塌性,有效的降低了因结构倒塌而造成的人员伤亡.但是,震害也表明由结构破坏而带来的
该文对碳纤维布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影响加固梁结构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保证加固质量的构造措施,以期推动这项技术的健康发展.该文首次提出碳纤维
本文围绕工程实例介绍了基桩竖向承载力的工程概念,桩土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桩的竖向承载极限状态理论,指出地基土强度和桩身质量是直接影响基桩承载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同时,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