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干扰控制的LEO和GEO频谱共享方法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yuzha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通信质量、高速率的通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显著。由于地面蜂窝通信的局限性,使得处于边远地区的用户无法接受服务。卫星通信以其通信距离远、通信质量稳定的特点可以作为地面通信的补充为用户提供服务,近地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的轨道高度低,通信时延小,相对于对地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Orbit,GEO)卫星更适合传输话音和数据业务。LEO卫星的覆盖范围小,需要大规模组网,随着空间中的卫星数量的不断增加,空间中的频谱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频谱资源短缺限制了卫星通信的发展。本文研究LEO卫星和GEO卫星的频谱共享,解决频谱稀缺问题提升频谱效率,然而LEO和GEO频谱共享存在同频干扰的问题,导致LEO卫星和GEO卫星的通信质量下降。因此,研究一种基于干扰控制的LEO和GEO卫星的频谱共享方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对LEO和GEO频谱共享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了当前LEO和GEO频谱共享的主要研究方向和优缺点。建立星间频谱共享场景下的干扰模型,分析频谱共享时的上下行链路同频干扰,分析结果显示干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天线增益和自由空间损耗。在干扰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依赖地面站隔离角的静态频谱共享方法,当卫星进入隔离区域后采取关闭部分波束的方式实现频谱共享。静态频谱共享存在吞吐量损失较大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干扰避免的跳波束频谱共享方法,LEO卫星采用跳波束载荷,通过优化跳波束图案实现时域上的干扰避免。之后本文提出了基于干扰控制的LEO和GEO联合功率优化算法,结合功率控制的思想,首先提出LEO多波束功率控制算法,采用分式规划中的二次变换的方法将非凸问题转换成可求解的凸优化问题,同时引入空间隔离的隔离区域的思想提升算法的执行效率。针对LEO多波束功率控制算法LEO系统性能损失较大的问题,提出LEO和GEO联合功率优化算法,联合优化LEO和GEO的波束发射功率,在保证GEO卫星通信质量的前提下,提升系统容量和系统频谱效率,实现LEO和GEO的频谱共享。
其他文献
目标跟踪是现代战争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军用装备的持续进步以及电磁环境的日渐复杂,目标跟踪正面临着诸多难题,复杂场景下的密集多目标跟踪以及群目标跟踪问题逐渐成为目标跟踪领域的研究热点。跟据实际应用中雷达测量精度的不同,本文采用广义标签多伯努利(GLMB)滤波器,研究可分辨群和不可分辨群跟踪融合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可分辨群目标跟踪。针对可分辨群目标,不仅要对群内所有目标的运动状态进行估计,群
行人导航系统,又称单兵导航系统或者个人导航系统,是一种可穿戴式导航设备。使用惯导解算原理的行人导航系统,常常采用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MEMS)的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来实现。受限于目前微机电技术的发展,基于MEMS技术的IMU精度较低,导航误差会快速积累。如何降低误差、提升导航精度是
长周期光纤光栅(Long-period Fiber Grating,LPG)插入损耗小、无后向反射、抗电磁干扰、耐腐蚀、灵敏度高,是传感领域研究的热点。利用模式转换与双峰谐振现象所设计的LPG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在环境折射率传感、化学传感等方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围绕LPG优化设计进行研究,编写了适合于LPG及其镀膜结构研究的光纤光栅数值模拟程序,研究了模式转换现象和双峰谐振现象,提出了基于这两
电磁波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要实现对电磁波的应用就要对其进行任意调控。超构表面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工电磁材料,通常由二维阵列或其他单元结构空间排列组成,具有任意调制电磁波的相位、幅度和极化的独特能力。复用的超构表面的研究可以为收发一体的信息加密解密系统进一步集成化发展提供可能。本文设计了一种多频超构表面,能够在多个所需频率上独立地提供幅度相位的共同调制。基于所提出的双频超构表面单元设计了超构表面透镜成
随着通信领域的发展,人们对于无线通信接收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超外差制式的方法是现在无线电接收技术的主流方法。而变频技术则是超外差制式的重要环节。因此,良好的变频技术对于整个通信系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一个微波系统乃至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功能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频器的性能。本文以传统单端混频电路入手来设计太赫兹超宽带上变频器。首先舍弃了定向耦合器,采用三个不同的滤波器代替定向耦合器实
近年来,第五代移动通信及IP网络有着长足的发展,VR、超清视频直播、无人驾驶等多媒体应用也因此受益,变得越来越广泛及受欢迎。多媒体通信所需的分辨率、时延等传输性能要求愈发提高,这对信息的无线传输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相较于TCP协议,UDP协议有着更快的速率,但是由于缺失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功能,在无线传输时很难避免堵塞以及丢包现象。于是本文引入了Raptor码,使之具有前向纠删功能,使通信的可靠性
近年来、中国与乌克兰双边合作关系日益密切。两国逐年举行了许多关于不同主题的会议、这些会议旨在加强合作并创建新地联合项目。毫无疑问、两国都需要相互支持。对于乌克兰方面来说、众所周知、中国幅员辽阔、需求独特。因此、乌克兰可以为中国提供蓬勃发展的农业部门和各种自然资源。乌克兰是在敖德萨地区的主要贸易和物流中心。它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位于黑海地区的中心。它的地理条件在创造优越的新的贸易路线和连接
半球谐振陀螺是一种结构精简、无运动部件的哥式振动陀螺,因其高精度、长寿命、高可靠性而在惯性技术领域广受关注。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深空探测、潜艇航行、武器巡航等各领域,并且可持续工作数年,是未来引领惯性技术发展的重要器件。半球谐振子是陀螺的核心部件,陀螺仪的正常工作依赖于谐振子运动时的进动效应。理想情况下半球谐振子可以持续高精度工作,但是由于实际环境中存在各种形式的阻尼导致谐振子能量的耗散,因此半球谐振
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有望在今后的移动通信技术中得以广泛使用。随着智能反射面的辅助,通过联合基站主动波束赋形(Active Beamforming)和智能反射面被动波束赋形(Passive Beamforming),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本文针对多用户下行多输入单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在近几年飞速发展,对通信系统中数据传输速率要求不断提升,然而,无线通信的传输环境是恶劣的,如今在大多数通信场景中,不仅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会存在大量的遮蔽物造成多径效应,而且发射机与接收机有可能都处于高速运动中造成多普勒效应,多径效应会产生频率弥散,多普勒效应会产生时间弥散,这就是“双弥散”的信道传输环境。如果通信信号在此类信道中进行传输,而又不采取任何抗干扰技术,接收信号将会产生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