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基本档次解码器的实现及优化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jr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数字化后的信息,尤其是视频和音频信息具有数据海量性。它给存储和传输造成较大的困难。数字视频内在的高带宽特性限制了多媒体业务的扩展,故必须对视频数据进行压缩。ISO/IEC和ITU-T联合制定的H.264标准,标志着视频压缩技术的最新进展。H.264引入了很多新技术,使其具有优良的性能,但是它的运算量也是十分巨大的,编解码的速度限制了其更加广泛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多媒体技术发展的状况以及视频压缩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分析了H.264协议所采用的一些先进技术,给出了H.264解码器的基本结构和实现流程,在JM10.2参考模型的基础上重写了baseline解码器的各模块,如基于多种运动矢量模块的运动估计、帧内预测,整数变换和去块效应滤波等。  解码器中的cavlc部分,解码时间主要消耗在对于语法元素的查表算法,每一语法元素要查找若干次才能正确匹配。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查表方法,一次读码流即取出8或16位,用较大的数组进行匹配,实验数据显示,在95%以上的情况下都可以一次找到对应的码字,使得解码器cavlc部分时间减少65%以上。  DCT变换是视频编码经常使用的手段,H.264中引入的整数DCT和IDCT变换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计算量。通过对DCT算法的分析发现,DCT和IDCT数据连续存放,并且每行/列都执行同样的计算,这非常适合于多媒体指令集MMX。经过对IDCT变换部分的嵌入MMX汇编的改写,这一部分运算速度可以提高70%以上。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信息交互和存储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一些敏感信息、隐私信息的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网络信息安全来说,身份认证是整个网络安全的基石。
全球广播电视向数字化发展不断加快,带动了数字电视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数字机顶盒、PMP(Portable Media Player)和个人电脑都可以作为数字电视的终端设备,利用个人电脑接收数
在现代雷达信号处理中,多通道雷达同步数据回放及仿真系统作为现代阵列雷达信号处理性能的测试设备,显得特别重要。由于PCI总线系统低成本、高效益、组态灵活、兼容性强、不
小波提升格式与传统Mallat构造方法的不同在于它是完全基于时空域的构造方法,它不依赖于平移和伸缩的概念,也不需要频谱分析工具。在保持小波双正交特性的条件下,通过提升和对偶
图像融合是信息融合的重要分支之一,通过把来自不同传感器的多幅图像进行综合,有机结合不同传感器的优点,产生一幅满足特定应用需求的图像。图像融合在医学、遥感、计算机视
随着半导体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集成有传感部件、微处理器和通信模块的微型传感器节点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出现。这些微型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