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视域下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以嘉兴地区为例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ajh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制造2025”与“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推进,企业亟需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职业素养成为企业选拔人才时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更有部分企业甚至把职业素养放在挑选人才的首位。  中职计算机专业有近3/4的课程为专业实训课,实训课中普遍存在“重技能、轻素养”的现象,造成学生就业后难以适应企业需求。评价如同一根“指挥棒”,指引着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方向。因此,创新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的评价模型,在评价中融入职业素养要素,将实训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技能、提高职业素养的共同场所,是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的必经之路。  本研究首先通过企业用工与师生教学调研,阐述了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中培养职业素养的必要性;接着从理论依据和企业调查结果的现实依据分析了研究的可行性,介绍了评价模型构建的原则、方法及步骤;其次在分析计算机专业实训课一、二级评价指标专家两轮咨询结果基础上,利用变异系数法和经验法构建了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结合已有研究研成果和层次模型理论,设计了实训课的评价流程,从而确定了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的评价模型;最后从VB实训课入手,开展了基于评价模型的教学应用过程,并对实践结果进行信度、效度和效果分析,总结出研究的结论。研究结果发现本研究构建的评价模型在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中是可行和有效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共同提高。  本研究构建的“职业素养视域下中职学生计算机专业实训课评价模型”与开发的“实训课评价系统”,丰富了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的评价理论体系,提供了实训课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综合评价工具,对本专业培养满足企业用工需要的技能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2003年4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颁布,我国的地理课程改革进入了新的纪元。地理新教材是地理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成果,一改过去国定制“一纲一本”的局面,地理教材出现了
期刊
湖南省体育招生术科考试项目设置自施行以来,为湖南省体育高考和体育人才的选拔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世界不存在一劳永逸,面对体育事业新的挑战和体育人才改革走向,其项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虚拟实验的构建成为可能。网络虚拟实验系统拓展了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不仅可以作为课堂实验教学的补充,而且为远程教